这次交流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希望打开芬兰建筑业国际视野。Tuomas Toivonen先生,协办人员之一,在研讨会期间表示:“芬兰建筑业还从未实现真正的国际化——芬兰缺乏到世界各地进行国际化建设的经营实践,也缺乏引进外国建筑师在芬兰国内建设的实践。”同时,中国的许多建设可能正承受着由于太想进行国际定位而忘记自身历史或者忘记中国现代特色之苦。这就是共同点。因此MovingCities选择了一群中国建筑师,他们完全致力于以不同的方式处理中国建筑特色。总体而言,MovingCities专注于建筑和城市的设计质量、创新、探索新的思路以及营造创新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各种想法能交汇融合,讨论研究,甚至得以形成设计。
研讨会的第一天,我们意在纠正中国以及芬兰参与该活动的建筑师们的一般偏见,即认为中国的创新建筑设计还处于边缘位置的偏见。为此我们选择了一群中国建筑师,他们从语言、物质和佣金等方面均是建筑创新领域的先锋。我们并不局限于上海地区,而是从广州、深圳、杭州和北京选出了设计精英。针对办公室设计,我们邀请了山水秀建筑设计所(上海)、源计划工作室(广州)、标准营造工作室(北京),业余建筑工作室(杭州)以及超越工作室(北京)等一些设计所的员工数量相当,却展示了如何处理中国城市与建筑条件问题的各种不同的角度。同时,来自芬兰的每家设计所都拥有15分钟的时间来展示其作品,其中一些公司之前从未在中国有过业务,例如K2S建筑工作室(赫尔辛基),AW2建筑工作室(赫尔辛基)以及AFKS建筑工作室(赫尔辛基),一些已稍有基础,例如Sanaksenaho建筑设计所(赫尔辛基),它参与了南京举办的ORDOS100项目和CIPEA项目,例如JKMM建筑设计所(赫尔辛基),它为上海2010世博会设计了名为“KIRNU”的芬兰亭馆。
研讨会的第二天,我们选择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观察规模较大的建筑和城市发展;搜寻生态和可持续的项目,搜寻外国和中国的设计所之间的合作以及两个国家里新城市的发展途径。聂耀中先生(上海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做了关于大连天地开发的讲演,董山峰先生(北京御道工程咨询公司)做了关于天津的中新生态城开发的报告。紧接着是Eriksson建筑事务所(赫尔辛基)、Helsinkizurich公司(赫尔辛基/苏黎世)以及DigiEcoCity(赫尔辛基)公司展示了他们关于中国城市如昆明、重庆和北京的开发的建议。它们关注的焦点都是科技创新、可持续的城市设计以及北欧居住风格三者如何结合。另外一些外国公司驻中国的子公司也发表了关于外国公司如何在中国成功运营的精彩演讲,例如Kokaistudios(上海)和IAPA(广州)。他们的观点得到都市实践公司(北京/深圳)、易托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以及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的支持,这些公司讲述了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各种发展途径——社会的、科技的以及大规模的。
第三天我们组织了一场上海的观光旅游;我们从参观上海世博园开始,我们去了外滩,1933年远东第一屠宰场,然后去了同济大学,那里致正建筑工作室(Atelier Z+,上海) 的建筑师张斌先生带我们参观了中法中心以及C楼。最后聂耀中先生(上海瑞安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带领我们参观了新天地,结束一天的旅程。
研讨会结束时,我们再也没有任何让老鼠和大象进行对话的感觉,而是完全认为这是同样致力于设计的建筑师们之间的探讨,他们追求设计质量的完美,有些规模大一些,有些规模小一些,有些刚刚起步,有些已具有丰富的经验。尽管芬兰是一个小小的国家,但是它在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表现。尽管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国家,但是它的许多城市里拥有建筑和城市设计方面的高度创新和活力。这可能还不是国内的或者国际的;但是这可能很快就会得到改变。这种形式的交流和会谈为将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它让人们能够了解共同点和分歧,让建筑师和建筑师、建筑师和开发商、建筑师和学术专家能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能够彼此展示作品,使得建筑师们能够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创作更加美好的建筑作品并且不断地创造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