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物访谈 » 室内设计师 »艺术家独特“生活视角”

艺术家独特“生活视角”

点击: 32145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0-04-19


  IDC:您作为主要讲师在伦敦艺术大学拥有15年的教学经验,在授课方法上有着哪些独到的见解?
  Wendy Anderson:
首先生活细节的观察,与不同的人接触,不断吸取不同的信息;其次,我教过从4岁到90岁年龄段跨度很大的学生,教过不同的设计领域,去过非洲,最特殊的一点是对每一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都能发挥创造性,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年龄段、唤起每个人对不同事物的激情,从中也提升教学的技巧。还有一个优势,让业界的专业设计师把外面的世界传达给学生,让业界人士与院校学生形成良好的互动。


  IDC:最近由Wendy Anderson教授监督完成的Collective Response项目已经成功展出,地点是位于伦敦金融中心地带的伦敦市政厅博物馆,此博物馆的前身是一个罗马圆形竞技场,建筑本身非常有特色。此展览包括伦敦市政厅博物馆和泰德艺术馆的馆藏作品,和14位当代艺术家以自身及这些作品之间的对话为灵感创作出的作品,项目特点结合了古罗马和维多利亚的风格而做的设计。


14位艺术家包括:Wendy Anderson,Eugene Palmer,Bryan Benge , Ian Parker,
Clive Burton, David Redfern,Tony Carter , Susan Skingle
Tony Collinge , Wendy Smith ,  Mark Dickens ,  Bill Watson,Annie Johns, Arthur Wilson

Wendy Anderson采用罗马最喜爱的蓝色、红色等文化元素为此展览做了三个拼接画。
Wendy Anderson采用罗马最喜爱的蓝色、红色等文化元素为此展览做了三个拼接画。

 

Wendy Anderson & Tony Carter’s work
Wendy Anderson & Tony Carter’s work

 

ony Collinge & Bryan Benge
ony Collinge & Bryan Benge


 

Works from past London Group Members from the Guildhall Art Gallery collection
Works from past London Group Members from the Guildhall Art Gallery collection
 


   IDC:您希望从作品中传达怎样一种内涵或特征?并如何将艺术创作上的感悟带入您的生活中?
  Wendy Anderson:
我的作品一般比较抽象,我的来源是从女性的角度,从一些很漂亮的女性的脸,会有一些敏感的来源创造出来,我的东西不像是宣言式的,就是说一个人会有一个人的看法,一般会说这个人对作品会有自己的理解。不是像有些作品一千个人都是同样的理解。
  我真诚的、非常认真的相信艺术确实对我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可以让我很镇定,可以让我很开心,它可以让我很难过,情绪上产生巨大的变化,总能让我去感动,去思考。

« 前一页12下一页 »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