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郑州新区良好的城市形象、空间布局、环境景观,塑造新区特色?在昨日召开的郑州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评审会上,三家国际规划设计机构亮出汇集国际先进理念和智慧的设计方案,并接受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董黎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陈秉钊等10位国内规划设计领域的权威专家评议。经评审委员会封闭评议,德国AS&P亚施德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方案成为优胜方案。
[评审初步结果]
三中选一胜出方案尚待优化
据了解,在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体系初步编制完成的基础上,郑州新区管委会从2010年4月开展了郑州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方案征集活动。
本次方案征集活动遴选并邀请到英国阿特金斯顾问(深圳)有限公司、德国AS&P亚施德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美国斯道沃建筑规划顾问(上海)有限公司3家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机构参与。
昨晚,经评审委员会封闭评议,德国AS&P亚施德邦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方案成为优胜方案。评审委员会认为,3家设计单位的应征方案,对郑州新区空间布局、景观组织、环境营造等作出整体构思和安排,各有特色,各具所长,但仍存在着设计目标不够明确,对现状资源环境分析不够充分,缺乏总体层面控制、引导、实施策略及建设时序安排上的考虑,系统性有所欠缺,创意和亮点不够突出等不足,下一阶段,将以优胜方案为基础,吸收其他设计方案的优点,完成方案的综合、深化。
相/关/链/接
郑州新区规划范围
郑州新区的规划范围:西起中州大道,东至中牟县东边界,南至郑州航空港区,北至黄河大堤,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牟产业园区、郑州航空港区、郑州国际物流园区和中牟县“五区一县”,面积约1840平方公里,占郑汴新区2077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的89%,是主要空间发展区域。
[优胜方案解读]
郑州新区有望成“生态城”、“复合城”、“细胞城”
设计理念:建设生态城市、复合城市和细胞城市。
方案解读:设计方借鉴规划设计郑东新区的黑川纪章先生的生态共生设计理念,以生态城市、复合城市和细胞城市作为郑州新区的设计理念。通过对郑汴新区总体规划的研究和对区域现状、规划现状分析,设计方将本次郑州新区概念性城市设计分为两个层面,其中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国际航空港区、九龙组团白石滚潭沟以西区域、中牟组团大部分区域,在维持现状规划的前提下,与总体城市设计的城市风貌相协调统一;刘集组团、白沙组团、九龙组团白石滚潭沟以东区域、中牟组团贾鲁河南岸区域,为总体城市设计重点区域,在充分考虑入驻项目和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城市系统尤其是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进行局部调整和整理,创造更具魅力的城市空间并指导下一步规划建设。
生态城市的理念: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系统,并以绿地系统和水体系统的形式向城市建设区域渗透叠加,与人的生活系统共同组成人与生物、自然环境共存的城市生态系统。“生态城市”是黑川纪章“共生理论”和“新陈代谢”理论的核心体现。
复合城市的理念:按照功能复合的原则组织城市功能,在每个城市组团中复合多种功能。加强功能间的联系,缩短出行距离,创造具有生命力的城市功能组团。
细胞城市的理念:围绕功能交通站点发展公共服务功能,组团以公共服务功能为“细胞核”,圈层式发展形成城市细胞,多个细胞共同构成城市生命体。
组团设想:设计方把郑东新区整体分为一轴一带和三区,即郑开大道、贾鲁河和黄河湿地生态景观风貌区、生态农业景观风貌区、城市景观风貌区,白沙组团为生态风貌区,刘集组团为创新风貌区,九龙组团为现代风貌区。
在白沙、刘集和九龙3个主要区域内,设计方还分别设计了51座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主要开放空间。运用细胞核设计理念,增加城市中心建筑容积率,渐渐向外扩散。中心城区的建筑高度控制在100米至150米。
设施建设:街道设施规划上,要求街道风格简洁、现代,公建区每120米处设置一电话亭,其他路段每个街区设置一处。夜景照明采用住宅透光照明,公建泛光照明为主,高层结合轮廓照明,光源为暖色。环境小品以展示城市景观与提供休息使用相结合。垃圾筒沿街布置,公厕设置在人流密集处,形式简单。街道绿化选用深根性树种,树枝韧性不易折,以本地树种为主,隔离绿化带种植落叶避阴乔木。
设计方认为,沿郑开大道辅路侧公共建筑需沿着建筑边界线贴线布置,有柱廊、退台、悬挑3种形式。建造柱廊顶在设计时应具备照明和景观要素,丰富实用功能。郑开大道两侧行道树苗直径为8至15厘米之间;人行道、设施带及绿化隔离带上的行道树种植方式需对齐;公共停靠站候车亭5米范围内不应种植行道树;绿化隔离带上行道树种植以绿化隔离带中心位置种植。
郑开大道路灯设计采用简洁现代的风格,路灯定杆高度为8至10米,悬臂为1至1.5米,杆子中心距离路缘石边缘统一为0.5米,步行道4米。机动车出入口位置防止光源较多,避免眩光;公共候车亭5米区域内不考虑设置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