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1416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6-06-27
展期:2016年6月23日-10月8日
地址:半木之家 (上海徐汇区文定路258号文定生活广场B122室)
导语
十年前有人断言,所谓的原创在中国不可能生存。作为六零后的吕永中有点不信邪,他在2006年创立半木,磕磕绊绊走到现在整整十年,前途却越来越明朗。吕永中觉得最欣慰的事情就是,半木从他一个人到有了一群人,也激发了家具行业设计行业以及很多其他群体的一些新的变化。
在刚刚开幕的上海【半木之家】,展出了吕永中真实的设计工作室和家具创作手稿,为我们揭秘一件家具的背后隐藏着的种种思考。
诞生:我们还缺一个杯子吗?
那是千禧年1999年,吕永中还在上海同济大学设计学院教书,也有了自己的室内设计事务所。国内国外做了这么多设计项目之后,他开始有一点质疑,设计是什么?我们还缺一个杯子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名为“笛”的插香座就在那时诞生。十二个孔,十二个刻度,一缕香在管中慢慢燃烧,袅袅青烟从一个孔飘到另一个,时间在无声中虚度。他把它叫做“有形的时间”——用一件器物让人看见时光的流逝。很多人被这件“笛”香打动,烦躁之余,渐渐习惯于点燃一支香来平复心境。
这个时代让人们的行动越来越快,而内心却越来越焦虑。吕永中认为可以用一件器物来传递安静,是在这浮躁现世的片刻逃逸,就像有的人喜欢打坐一样,这能成为补充能量的一种方式。
取半舍满,从容之道。在这样的时代中,半木被呼唤着诞生了,成为都市生活中的一种宁静选择。
成长:半木的一群人
十年前,没有人看好中国的原创设计。缺少有独特设计语言的设计师,缺少训练有素的工匠,没有健全的法律进行专利保护,没有成熟的消费者愿意为设计买单。因此家具行业基本上抄袭成风,惯常的做法就是去“借鉴”大量北欧、日本、和美国的设计。
吕永中在建立他自己的系统,无论是设计还是品牌上。常常有人问他,为什么叫“半木”,这也迫使他不断的思考,半木是什么?自己又是谁?
早在2004年【半木】拥有这个名字之前,吕永中已经建立了自己的木作研发基地,与二十多年的老木匠师傅一起和木头打交道,熟悉每一种木头的脾性。他偏爱木头,认为东方人有“木”性。木有什么性格呢?它自然而温暖,它有生命,不像金属那么锐利,它很温润。在东方人眼中,人和木头的关系,就是人与他人、与天地的关系。东方人的玩物寄情,东方人对天地自然的尊重,就是这种“木”性的体现。
而半木之“半”,则充满了禅机。取半舍满,吕永中的初衷是不做满,通过一点留白把独立思考和最终的决定权交还到器物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手中。半木就像是个“内容生成体”,让它的多功能性与可能性随着器物所在的环境去共创,去生成某种新的内容。作为半木的设计者,更多的是去节制和控制,让器具以一个合适的‘度’呈现出来,让它的另外一面以水那样的适应性融入环境。
2006年,在上海马当路开了第一家23.5平米的小店,用这样的方式展示作品,在那里积累了第一批忠实的粉丝。2008年,家具系列越来越成熟,更大的展厅“半木明舍”开放了,一个一百多年的老房子,游园式的空间布局,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少人至今魂牵梦绕。同年, “片舟”荣获了EDIDA设计大奖,应邀参加荷兰设计周,并被今日美术馆收藏。很快,在米兰设计周和保利拍卖中也看到了半木的身影,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媒体报道,越来越广的口碑。
有外媒认为半木的作品是一种东方文化复兴的力量,与中国中产阶级的发展同步成长。对于吕永中来说,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与一群人走在一起共同进步积累,是他最开心的事。中国在高速的发展中,每个人都消耗了大量的能量,他希望半木的家具是一道门,跨过这道门,人的价值观和生活状态都做了修正、集聚了能量。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