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1167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4-08-06
韩毅:建筑教育怎样成为智慧资本
今年6月国务院要求中国1200所大学进行转型,从初级技术性人才培养转向高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不但是教育界的一场改革,也将给建筑设计领域带来新的市场和机会。随着教育体系的转变,相应的硬件设施、规模和地理位置也将与之前以学术和理论型为主时截然不同,也许更靠近工厂、加工贸易周转区。而且规模大的学校不一定就是好的学校,学生宿舍区、教学区域、体育设施区的功能分散,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体验,也许这也是设计师应该在中国校园未来发展中必须去思考和调整的问题。
另外,好的教育一定需要好的环境熏陶。吉林大学的卫生超出一般大学的干净,甚至是整体洁具都很有档次。学校希望通过这些细节提升学生的品位品质,严格要求自己。但这样的理念很少在其他高校甚至中小学校中被实行,希望在今后的教育中,可以通过这些建筑、设施等方面的细节不断的分散细化,实现教育的真正转型。
韩毅 德稻集团首席营销官
崔青青:会说话的建筑
所有教育管理者都会把学校教育环境的美作为一面镜子展示给众人。有的学校也会选择让“墙壁说话”,展示学校的教育理念,但这样的形式并不能真正走入人心,反而会让孩子有种被教育的意识,这恰恰失去了教育本身的能力。真正“会说话的墙壁”应该是美好建筑所带给人的强大魅力和感染力,并通过强大的童话力真正走进孩子们心里,默默地感染、熏陶,成为永久的美。而对于家长来说,能够感染他们的不是课堂,而是学校的氛围,包括建筑、教育、老师和学生的氛围。优秀的教育建筑应该高度聚合设计师和教育管理者的理念,把他们同时发自心灵的那种美好力量凝聚在建筑之中,让家长走进学校就会有“我决定把我的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的感慨。同时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面对一所漂亮美好的学校也会提高他们由衷的社会责任感。中国的教育建筑还需要通过更多具有国际化元素的高水平设计师设计的推动和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美好学校出现在祖国的大地上。
崔青青 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校长
杨燕玲:先思考再设计
作为建筑师,杨总认为校园规划与学校的理念和创建的立意无法分离,反过来教育建筑又对学校存在很多影响。建筑师应该更有远见、充分思考,站在第三者的角度,非常知性地给学校提建议,并利用建筑师对成本的概念促成学校落地。作为投资方,严格的规范要求与全球化的理念有一定的出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投资方一直在探讨的话题。另外还缺乏与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对于这个群体,他们更关注建筑的细节,包括卫生间、教室的布局,而非教育管理者和投资方关注的总体、气质和功能等。随着人们物质条件的提升,他们对物质和精神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中国教育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缺乏针对中国现阶段学生、教室特点的分析,制定新的可行性规范。另外面对网络和电子化的背景,中国教育建筑将面临的重大的变革。很多国外学校的教学模式跟中国的很不一样,比如小学就开始用iPad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联动,老师也在积极进行全球最好资源的课件下载。这种教学模式将对最早期的建筑设计带来非常大的冲击,但这也是中国教育建筑不得不面对的发展方向。教育建筑涵盖的内容非常丰富,并且对于国家、学校、学生、家庭都会带来非常潜意识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先思考再做设计,进行大量的考察,加强与甲方、投资方、使用方和管理方的沟通,只有充分的沟通,才会让学校更加有魅力,更加长久的生存下去。
杨燕玲 武汉美联地产有限公司董事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