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年6月8日——6月20日
地点:关山月美术馆1楼A、B厅
两位生于中国,一位生于智利,还有一位在加拿大土生土长,四位不同文化背景的加拿大艺术家,在加拿大这个西方艺术场景中,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状态。这不但可以让中国观众加深对加拿大当代艺术的了解,同时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碰撞出的瑰丽火花。这不只是中国与加拿大的艺术交流,同时也是中西文化传统的“交风”,为中国当代艺术家从中西或其它多种文化传统中汲取养分,提供更多的借鉴。
马锡任生于广东,少时移民加拿大,独特的风格与杰出的作品使他在国际上的声誉日隆。其作品致力于通过历史图像表现人类境遇,常将建筑作为普世的表达方式,融合人物形象,展示宏大历史背景下的人类“心灵史”。此次展出的作品是兵马俑、紫禁城、长城等中国的宏大建筑与历史事件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将历史上的战争与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跌宕交错在一起,以展现生命在神秘的命运中挣扎的主题。这一组恢弘的作品,展示了他对构图的完美控制,对色彩的得心应手。
郑毅鹏幼年在香港学习艺术,后移居温哥华。其作品常以织物纹理为主题,流动褶皱中的线条与光影,如波浪起伏,峰峦叠嶂。他巧妙运用冷暖色调,创造出自然中明暗交织、阴阳互补的幻象,似乎将一股强大的无声力量注入画面之中。同时,其作品又传达出一种诗意,体现了中国传统观念与西方表达方式的非凡结合。
西维娅·惠顿生于加拿大,长于加拿大。她对服装、树木等仪式性纪念物的细致描绘,展现的是自然与女性的母题,引导观众思考女性的社会角色。她对不同媒体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以及对颜色的敏感与迷恋,使得其作品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多种色彩变化,其平面作品,准确地说,是一种浮雕。
塔玛拉·托莱多生于智利,在加拿大接受教育。她的作品取材于对智利动荡时代的深刻记忆。从社会与心理的角度探索身份认同,表现人类深层的心理状况,是她画作的卓越之处。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伤痛的身体常常是画面的中心,暧昧不清的环境将某种痛苦的经历封存于画面之中,给人难以名状、无法解释的刺激感受。
此次展览从筹划到开幕历时三年。《深圳商报》文化艺术版的张清主编与加拿大安大略艺术学院的马锡任教授从提议到甄选艺术家和作品,一直担当着策展人的角色。在此,我们深表谢意。而马锡任教授的妻子朱丽叶女士,更在整个过程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在此我们也感谢她的无偿辛劳。她与马教授的中西合璧,是此次展览成功开幕的桥梁。我们希望,此次展览也能够成为中加艺术交流的又一座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