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案例 » 文化类 »简单生长的建筑

简单生长的建筑

点击: 47869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2011-10 时间: 2012-04-15

编辑:姜静 文:李有为 设计:董功、徐千禾 图:直向建筑

 

  天津市西青区的张家窝镇小学的建筑设计有着不过分炫目的建筑外型,却以一种务实的理性,强调建筑所应涵蓄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

二层平台,既可感受到明媚的阳光,亦可体验丰富的光影

动线明晰而理性的概念图

  不知你有没有跟我一样的感受,强调曲线造型、以不规则复杂形体为表现形式的建筑正让人眼花缭乱,甚至于视觉疲劳、过度流行——已到泛滥的程度,有人戏称其为“巨大的变形金刚”。

  把视线稍稍调整,另一股暗涌便映入眼帘,也以更深刻更直接的方式触动我们。这类建筑有着不过分炫目的建筑外型,却以一种务实的理性,强调建筑所应涵蓄的生活内容和行为方式。天津市西青区的张家窝镇小学便是其中之一。
 
校园和它所承载的生活
 
  故事从飞机上的一个清洁袋开始。2008年底,天津市张家窝镇政府发起组织了一次设计竞赛,试图为其即将建设的一所48班2160学生规模的小学项目寻找理想的建筑解决方案。 通过一系列对于任务书和现状条件的分析,建筑师董功在差旅途中梳理了思路,顺手用座位前方的清洁袋涂涂画画,形成了该项目核心的设计理念。如今我们还可以从这最初的方寸空间上找到比如“交流(互动)”“朴素、真实、直率”“趣味、偶然”“生态”等一系列决定了该项目诞生与生长走向的关键词。
  于是,着眼于“教”与“学”这种生活方式对于空间的需求,为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提供充分而富有层次的交流机会和场所,成为设计的重中之重。在建筑师看来,这是当前国内教育建筑的模式化设计中所缺失的要点,同时也是设计者对当下设计现实的批判性解读。设计,归根结蒂是以“生活”为载体的艺术,是对使用者的观照与阐释。
 
空间、空气与自然光
 
  为了得到合理的空间布局方案,建筑师进行了多轮的工作模型研究,发现主要的互动空间位置应该在第二层。这里各间区别于普通教室的专用教室在与中央中庭连贯的同时,一面向室外空间延伸,通向绿色的屋顶平台,因此拥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通风,形成一个教学与课余共享的交流“平台”。同时,二层平台与建筑主入口、户外空间、不同位置不同高度的楼梯、坡道、桥梁紧密相连,成为室内外空间的中枢,流线交汇而产生放大的能量。此外,“平台”本身拥有的独特使用性质也对建筑外观产生了影响。
 
« 前一页123下一页 »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