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2949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1-12-13
采访/编辑:邓抒
石先生祖籍重庆,有着重庆人的爽直,与他聊天,常能听他语出惊人。“克隆发展到今天,却不能克隆出地球最短缺的水——我们的生命之源”“不要矫饰的文化符号,不要老生常谈,不是把整个传统的东西都搬过来抄袭”“ 我思考了工业设计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中扮演的角色,承载中华文化思维的传统工艺、竹子的生态价值及其丰富的应用方式,是我们寻求答案的活水源头。”
……言谈中透出文化人的自觉、自信和骨子里对文化创新的孜孜以求。如果说当初在南投县调查、走访,还是在对遍寻传统工艺新出路“奔走相告”的状态,眼见人人都要当艺术家当设计师而忽视工匠的今天,大宇疾呼“立工匠精神”, “不缺设计师,缺的是工匠”,设计师当然可以向艺术家一样天马行空,但要做出设计必须要有对应的技艺。
80年代,石大宇从特别注重传统价值的台湾出发去美利坚,作为一个忠于自我和对文化有自己追求的年轻人,那时候的他像一个异类,这种价值观的冲击在此后的13年的每一天都在发生,而他遍尝的东西方文化的对立的化学效应也就一直顺延了下来,“清庭”自1996年创立以来,店里出售的其他品牌设计产品,大多是西化的;他自己在做的,却兜兜转转离不开东方DNA。不仅如是,以竹、陶瓷为材料的设计,亦古典亦时尚,又因精工而引人眼球,与时下美轮美奂的古装大片颇有些异曲同工,那些浓郁的东方元素并非简单的附着,是源于对传统质材的熟悉与热爱,透过古法的制作,将传统文化一脉承袭。“双泉提梁方/圆壶”、“椅君子”、“椅琴剑”一再斩获德国权威的红点设计大奖,表明这些取材自中华文化、尊重自然的设计方向渐渐获得设计界的肯定,从识竹到知竹,自然而然, 大宇也积极回应了这个时代迫切解决的环保问题——“现在的环境已不容许我们危机临头才应变,我们必然朝著〝设计规范化〞(设计将因环保问题、资源稀缺而有材料、生产方面的规范)的趋势发展,因此,顺应自然、环保导向的设计是未来、是契机。”
清庭 Dragonfly Gallery/ Dragonfly Design Center
位于北京东城区北三环环球贸易中心的清庭设计中心及概念店
id-china:从“君”字到“椅君子”,这是个有趣的演变。你最初是怎么完成这个构思的?
石:顺应竹的特性,“椅君子”用简单几何图形勾勒出坐椅结构,同时完成椅子应有的舒适度。椅坐部分由竹条圈成的方圆框并列,从正面看有如竹圈构成的隧道,竹条方圆框的延伸正好作为椅背结构,坐椅从口,椅背从尹,整体侧面轮廓如“君”字之形;竹圈间的空隙通风,竹条并曲线条优雅,坐于上有如在飘浮般的轻弹感,合理表现出竹材独有的特质与美感。
id-china:如果说“椅君子”是运用了可再生的竹子做材料,那么到竹管灯,可以说你的“竹计划”已经在践行并倡导最大化竹子的生态价值了。对竹的偏爱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始使用竹子的时候有考虑设计的“利他性”吗?
石:2007与2008年,我担任两届台湾工艺时尚“yii易计划”的创意总监,此计划由台湾文化建设委员会所主导,托付台湾创意设计中心与台湾工艺研究所共同发起执行,目的是透过当代设计的力量,转化并传承传统工艺。
怀抱著为台湾传统工艺寻找新发展路径的初衷,我们在全台湾进行调查,走访、了解台湾的手工艺现况。抵达南投县竹山镇时,我发现这里有著卓越品质的竹材,按理说应该存在著成熟的竹材加工产业。但是,与此相反,竹山的竹产业正逐渐萎缩,地方政府不察此优势,没有好好发展相关产业,非常令人遗憾。
为了振兴竹产业,并让以台湾毛竹(孟宗竹)为材料的设计作品取得世界知名度,我的策略是以最有设计难度、也最言之有物的物件之一”椅子”为主题,邀请了好朋友、同时也是国际知名设计师Konstantin Grcic担任设计师,指定竹工艺家陈高明执行制作,成就悬臂竹椅〝43〞的诞生,希望藉由Konstantin在国际上的高知名度及媒体吸引力,将竹材及竹工艺推向国际。我主导设计方向并在制作过程中担任主要沟通桥梁,最终将悬臂竹椅〝43〞及台湾竹工艺家成功推上国际设计舞台,亦为台湾在国际设计史上写下重要一页。
过去几十年来,由于南投竹山优越的竹材品质,当地一直有著外销欧美竹制家具业和日本的竹剑制造业,近几年来,外销的需求下降,竹剑产业跟著没落,因此,我以当地工厂现有的竹剑为灵感,设计了〝椅琴剑〞,另一把也是讨论竹特性的作品〝椅君子〞,则是以细致的设计加上讲究的做工,发挥竹子长纤维的弹性与韧性,既符合人体工学,又毫不艰深地应用和传达了传统工艺的智慧。
但椅琴剑的设计挑战和限制要比椅君子更大,花费的时间和精神更多,乍看之下,椅琴剑不比椅君子亮丽,但它将竹材的不同面向和应用技术结合,以内敛的方式展现朴实。两把椅子皆获得2010年德国红点产品设计奖、2011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双双入围2011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设计奖。除此之外,“椅琴剑”还获得2010香港DFA Award亚洲最具影响力优秀设计奖;“椅君子”更是2010 EDIDA国际设计大奖中国区最佳座椅设计奖、德国设计委员会Interior Innovation Award 2011的得主。
屡次斩获国际大奖的“椅君子”
在即将举行的名人堂设计晚宴中,石先生捐出了这件著名的作品
同样囊括多项国际大奖的“椅琴剑”
id-china:“椅君子”、“椅琴剑”这些作品名不仅有意思,也很有中国味,很少听到这样感性的产品名字。我们知道你“知竹”已久,接下来的《竹计划》像是应运而生。
石:2011年三月我推出《竹计划》,于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全方位中国设计》展出,《竹计划》展览体现了竹作为一种材料的丰富潜能,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坚实具防震效果的竹房、结合LED与竹地板两种产业的全新绿色建材“竹光”、竹房内部陈列的各式竹制生活设计物件;荣获2011年德国红点传达设计奖、2012年德国iF传达设计奖。
竹子的生态效益、它作为一种材质的多样性,是吸引我不断探索的原因。我希望藉由一系列的竹制设计物件,让大众了解竹作为一種材質,对应自然与当下生活方式,应用范畴有无限潜能,若有更多人能知道竹子的好处与多样性,并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有更多人种竹子,竹子的种植面积增加,对环境、生态的益处将更加彰显。
设计照理应该要先利他、再利己,承担社会责任。在此〝利他〞的基础上,〝社会责任〞指涉更广的利益牵涉方,例如有需求的客户、某个产业的制造商、工艺家或工匠、弱势团体甚至整个社会。现在的环境已不容许我们危机临头才应变,21世纪面临的设计挑战与其他层面的危机紧紧相系,如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我们必然朝著〝设计规范化〞(设计将因环保问题、资源稀缺而有材料、生产方面的规范)的趋势发展,因此,顺应自然、环保导向的设计是未来、是契机。
竹管灯应用实景
id-china:最新荣获“金点”设计的“竹管灯”,结合了LED与竹地板两种产业的全新绿色建材,是对空间设计、照明系统的全新提案。你是不是已经有意识地开始了生态可持续设计?
石:是的,我的设计以环保为核心,力求在材料、制作及使用过程等各面向减低能源消耗及污染环境的机会,甚至当有一天,产品的使用寿命到达极限而必须丢弃时,他们也尽可能地不造成地球的负担。
地大物博的中国,存在著许多古老而珍贵的传统工艺,我希望能保留传统工艺中祖先们的生活与生存智慧以及尊重自然的态度,以当代设计加以活化,设计出对应当下和未来生活的产品以及具有可持续性的产业。
设计能为我们的文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带来正面、关键性的影响,在设计产业发展已久的欧美和日本地区,这样的观念已是共识,由于他们能体会设计的重要性,自然也把设计人才当做文化资产来珍视;而设计师应该是透过其作品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做出有影响力的设计,为上述面向(文明、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带来积极的改变。
赞竹茶盘
竹桌铁三角
Id-china:这种传统的手工制品,怎么实现量产呢?
石:设计永远是for future,探讨的是当下、未来,设计永远是进行式。我所做的也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传统工艺,而是要让传统工艺转变成当代设计,是可以对应未来的设计。现代设计的特点是量产,量产自塑料产生以后。大规模的塑料生产是能源的浪费,也是对立于环保的。我更愿意指量产为可持续设计。从这个意义说,竹材料是可持续的,绝对环保,而且出自家门。竹子生长快、保持水土、减少泥石流,一片森林需要数十年生长期,竹子只需要十年,竹子也可以产生更多的氧,吸收更多二氧化碳。作为长纤维植物,竹可以多维发展,比如竹炭、竹醋、竹纤维等,竹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另外一方面,通过对传统工艺当代化的探索,呼唤有自尊心与自信心的当代工匠精神。工匠在哪里?没有工匠,谁去呼应天马行空的设计?我希望培养工匠,为设计找到对应的工匠。设计师太多了,我们缺的是工匠。目前我也在跟学校合作,培养新的工艺师,让有心从事的人看到未来。
id-china:你是否觉得竹、陶瓷这些传统质材给可持续生态设计指出了一个方向?
石:国际间公认竹为具高经济效益、最具环保价值的植物,在全世界面临生态危机、资源稀缺的当下,竹可以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代表性材料。人类必须正视环境破坏、极端气候频发的现实,改变生存方式及生活形态,重新建立生活次序,设计也因此会对应这个发展方向。
当世界上有越来越多受到极冷、极热、季节错乱的影响,危及到自身的生存时,“以人为本”的设计观已不足够,设计必须要去考虑到生态的变化、复育受到破坏的大自然,试着让受影响的人类对应自然生态的变化,重新修正生活规律,追求人与自然的平衡,这是对设计者的一大挑战。
工业革命时期前的传统思想与工艺,曾被我们认为过时、不愿去回顾,而我们一直按照西方的设计发展路径走。我思考了工业设计在目前的发展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被重新定义的必要性,在此转折点,承载中华文化思维的传统工艺、竹子的生态价值及其丰富的应用方式,是我们寻求答案的活水源头。
id-china: 我们知道,你最开始是设计珠宝出身的,玩转这些传统的质材与设计珠宝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石:在纽约Harry Winston珠宝公司担任设计师的时间里,见识到了许多权贵富豪。面对这些客户,设计师需要做的,是用最贵重的材料做出审美最严苛的设计,涉及的领域不仅仅是一般认知中的首饰或装饰品,还包括各式各样的生活物件。 作为頂級珠宝设计师,必须要懂材质(对物理、化学、宝石学等要有涉猎)、有精妙的工匠手艺(拥有对应贵重材质的工艺知识并执行出来)、客户端严苛的审美标准,可以说是充满挑战性的设计门类。
然而,由于客户群的属性,我感觉这是一个虚幻、不真实的工作环境,而且可以预见自己未来十年的发展:可能是在同一个或不同的公司,担任国际珠宝品牌的设计师。这不是我想追求的。
1996年时得了戴比尔斯国际钻饰设计大赛大奖,台湾又很看重我,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所以就跟太太林妙玲回到了台湾成立“清庭”。在纽约待得时间长,接触到很多不同行业的设计师,有一些资源,想把海外精彩的设计生活物件介绍到台湾。目的是想要推广原创设计,强调原创设计的重要性。
对竹材的兴趣及深入探讨源于2007、2008年担任“yii易计划”创意总监之时,2010、2011年,“椅君子”、“椅琴剑”、“竹计划”展览接连荣获德国红点设计奖及其他国际设计奖项,我想这代表着取材自中华文化、尊重自然的设计方向渐渐获得设计界的肯定。
2010年七月,“清庭”展店至北京,並在此成立設計部,我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开店,而是希望能够开发原创的设计,促进设计界、产业界的良性循环,并且从传统工艺、传统文化中汲取先人的智慧,发展出根植于中华文化思维的设计概念。
“竹”作为一种植物,具有优异的吸碳、排氧、水土保持能力;“竹”作为一种材质,富有韧性及弹性,甚至也可以被转化为有刚性的材料;“竹”作为一个文化象徵, 历来皆为中国文人寄托寓意、珍视赏玩之物。
竹文化之美,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情操和品格,我怀着文化情感,以理性的态度来应用竹材,真诚地看待、展示竹材特性,并研究竹更多的可能性,希望能发展出对应当下和未来生活的环保设计。
清庭壶杯组(博物馆合作案)
id-china:对于进入“清庭”的品牌,你的“准入卷”是什么?
石:嫉妒——为什么我做不出来?这是克制不了的真实情感,不用掩饰。“嫉妒”之后要懂得去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嫉妒”对我的设计是帮助的,这种强烈的情绪给予我的是正面的能量。“清庭”里出售的商品要兼具两个特点:其一是功能,绝不会只是装饰品;其二,要有美感,这种美感专属设计师个人,是个人审美的表现,也是原创性。只有兼具这两点,这件商品才有意义。
原创不是发明,但它是属于个人的。比如个人的签名,不可能有标准。设计是探索,山寨与copy是走捷径,既然是探索,就要接受不完美,我们要诚实地面对自己。
id-china:在 Interior Design China 杂志即将举办的“2011设计名人堂”颁奖晚宴上你捐出了“椅君子”,拍卖所得用于捐助贫困学生。谢谢你!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