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案例 » 文化类 »美因茨犹太区

美因茨犹太区

点击: 36778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1-11-24

 

编辑:马海金
文:Sam
图片:Manuel Herz Architects
 
  位于诺伊施塔特一条枝繁叶茂的小路之后的正是本案引人注目、雕塑感极强的犹太社区中心。它所在的位置原来是美因茨的犹太教主会堂,会堂于1938年“水晶之夜”遭到损毁。
 
  新建筑沿着街道而建,好像一条不时出现折痕的蜿蜒缎带,与周围的建筑结构互为呼应。在基地的东侧缎带达到最高点,建筑在此处形成一个公共前院。极具表现力的建筑轮廓阻挡了周围密集的建筑体,设计灵感院子希伯来语中“Keduscha”一词,意思是“提升”、“祝福”。建筑形式实际上是由字母决定的,设计大量参考了犹太历史中的文字。

  除了建筑形式,闪光的墨绿色立面也使建筑极具特色。陶瓷构件围绕窗洞同心排列,形成同心花纹,构件截面为三角形,使外墙表面产生三维的透视效果。整体效果甚至会让人产生错觉——尽管建筑是垂直的,但从某一角度看,某些部分的立面看起来却好像是倾斜的。

  手工上釉的陶瓷覆层具有惊人的色彩变化。根据光入射角度和观看角度的不同,色调会从近乎黑色过渡到银色。

 

  建筑师与陶瓷专家Niels Dietrich和瓷砖生产商合作开发了产品原型,然后生产出不同长度、不同切割角度的挤压型材,以达到设计的锯齿形效果。构件通过黏在支持结构上的铝导轨固定。陶瓷构件运用企口接合原理,并遵照极其详细的安装图纸安装在建筑较长的两侧,覆盖屋顶的锌板继续延伸,进而覆盖了建筑较短的两侧。

  在建筑内部,不同的区域相互穿插,也能让人感觉到建筑所具有的雕塑特质。门厅、文化大厅、教区、办公室的倾斜墙面与天花板都采用了白色饰面,而犹太教会堂作为一个独立空间却镀了一层金色的色调。
 
  光线通过角形的巨大采光天窗进入室内空间,这一形状让人想起赎罪日使用的羊角号——传统的羊角。采光天窗的竖框巧妙地参考了神圣的教义,犹太教会堂室内表面的设计是用石膏制作的浅浮雕,内容是希伯来文字中的字母。

  作为整座建筑的灵魂,犹太教会堂的装饰极其精致。墙体和天花板的表面有着精巧、类似马赛克的纹理,这种纹理由密密麻麻的希伯来文字所形成。覆盖墙体和天花板的是15mm厚的浅浮雕灰泥板,用织物进行加固,板材尺寸为60X120cm,用16个模具浇筑而成,每一块板材的图案都不一样。板材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结构上,接缝打磨平滑。最后在表面上喷涂三层漆。金色与古铜色之间的细微差别使空间充满了欢乐的氛围。
 
  字母高出平面3mm,并被打磨光滑,字与字之间的地方没有经过加工,这是在模具中放入砂纸而达到的效果。某些区域字母不太密集,抽象的图案转变成了Piyutim——美因茨的拉比撰写的中世纪宗教经文,从中可以看出,几个世纪前美因茨作为欧洲犹太人教学与宗教中心,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施工的过程中,最后设置诗句的墙体部分留出了凹槽,直到装修的最后阶段才将板材安装上。
 

  为获得精确的色彩色调——建筑师想要的是金色、红铜色和银色混合的颜色——全尺寸模型就建造了不止15个。为了突出粗糙的背景和光滑的字母之间的对比,涂料的稠度必须非常稀薄。根据光线入射角度的不同,有时会显得背景颜色深、字母颜色浅,而当光线发生变化时,又会发生相反的情况。建筑师利用高压喷射丙烯酸涂料实现了想要的发光效果。这个过程产生了不必要的喷射薄雾,工匠通过涂抹三到四层涂层减少了这种现象,每一层都必须干透了才能涂抹下一层。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