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漫步柏林犹太博物馆

漫步柏林犹太博物馆

点击: 30608 次 来源: 联合早报 时间: 2011-07-18

 

 
柏林犹太博物馆外观
 
柏林犹太博物馆外观
 
柏林犹太博物馆
 
柏林犹太博物馆
 
 
  城中眼
 
  步下贯穿柏林市区的火车,我们在夏日艳阳下,走在横街窄巷中,寻寻觅觅间,终于来到闻名已久的犹太博物馆。
 
  从对街远望过去,却被那看来奇特怪异的建筑外观迷惑了。说来真的有点不好意思,我对建筑的兴趣更胜于博物馆本身。急着到犹太博物馆,很大原因是因为丹尼尔·李伯斯金(Daniel Liebskind)。几年前读着李伯斯金的回忆录《光影交舞石头记》,曾经爱不释手的通过他感性幽默的行文,读着他对建筑的想法,他的视野,他对生命的省思。却没想到有一天会来到这座设计大胆深刻的建筑。
 
  李伯斯金为犹太裔美国建筑师,父母是大屠杀幸存者。他是个很有哲学思维与艺术化创作手法的建筑师,其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柏林犹太博物馆,已被公认为当代经典建筑设计,这栋建筑也使李伯斯金奠定了国际声望。
 
  这趟缘自公务的柏林行,除了工作采访之外,我一开始就将犹太博物馆列为非去不可的地方。因为心急,当天下了飞机,在酒店扔下行李,趁着采访还没开始,急不及待,匆匆邀得同行结伴而行。
 
  博物馆由两座风貌全然不同的建筑组成。旧馆是所谓的巴洛克风格,新馆建筑外观有锌板装饰,在七月明亮的阳光下闪着一丝冷冷的光。建筑看起来倾斜和不平衡,正如它所要述说的,一个犹太人被驱逐、遭受屠杀的扭曲的时空。
 
  在李伯斯金看来,建筑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会呼吸,像人一样有外貌和内在,有躯体,也有灵魂。伟大的建筑物,就如同伟大的文学作品或是音乐,都能说出精彩故事。
 
  那天我和同行在博物馆流连了一个下午,从博物馆出来,心情怎样也轻松不起来。博物馆除了展示犹太人在德国生活的约两千年历史,最叫人津津乐道的其实是,整个建筑借由光影与空间的隐喻,记录了犹太人被戕害的历史事件。
 
  李伯斯金的建筑语言丰富深刻得叫人不安。走在大街上,我回想着墙上窄窄的、不规则的,裂缝似的玻璃窗,从某些角度望过去,真像刀子砍过的伤痕,不正隐喻着犹太人无以磨灭的历史伤痕?我也想起了博物馆内的装置艺术空间“落叶”,整个通道上层层堆叠着铁块铸成的哭丧的人脸,这些形状大小各异的变形脸孔上只有张着的嘴巴和眼睛。博物馆让人们穿踏这些人脸而过,我踩着铁片,听着自己脚下发出的金属声,仿佛脚铐锁链声,沉重得就像悲鸣。
 
  我又想起了馆内“屠杀塔 ”里头的一片漆黑,屋内唯一的光线从顶上裂缝透进来,从里面可以隐隐听到来自街上的人声和车声。李伯斯金在回忆录中说,屠杀塔象征战时德国犹太人,从正常生活中被逼迫着隔离出人群。
 
  博物馆内还有一座“流亡花园”斜植了七行七列49根水泥柱,种在49根柱子上的植物,遥远而不可及,且地面倾斜,穿梭在狭窄的柱子之间,有一种迷失了方向的晕眩感。建筑师以这个水泥庭园,象征犹太人流亡在外的苦难艰辛。
 
  去一趟犹太博物馆,真正感受到李伯斯金如何以一栋建筑捕捉犹太民族错综复杂而惨痛的集体记忆。由于其设计概念来自情感、记忆、历史和时、空,整个博物馆看起来就是一栋伤痕建筑。
 
  但走在炎阳高照,熏风却透着凉意的柏林街头,不知为什么,这时我想起了已故巴勒斯坦学者萨依德(Edward W. Said)的《流亡者之书》。
 
  终其一生都为巴勒斯坦人发声的萨依德,在《流亡者之书》中写了其巴勒斯坦族人的流亡悲歌,追溯自以色列建国至贝鲁特陷落以来,巴勒斯坦人如何接二连三地丧失家园。萨依德批判以色列,批判西方政权对巴勒斯坦的不公。他在其最著名的自传《乡关何处》(Out of Place)对于自己痛失家园,一辈子不论到何处都格格不入的局外人身份与困境尤其教人为之悲悯。走过犹太博物馆,再想着萨依德及其族群的不幸,心情就越发沉重。
 
  如果犹太人无以忘却历史加诸他们身上的创伤,那么,今天的犹太人,“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压迫他人的民族?”——这话不是我说的,是美国籍犹太裔神学家马克·艾里斯(Marc H. Ellis)在他的著作《一个犹太人的反省》作出的自我反思。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