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大运村:未来是一座“山水校园”

大运村:未来是一座“山水校园”

点击: 30546 次 来源: 深圳商报 时间: 2011-07-13

 

 
 
  现在为大运村,赛后则为大学校园。近日在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及《世界建筑导报》杂志社联合主办的“大运会体育建筑论坛”上,三位参与大运村规划设计项目的设计师朱雄毅、沈驰、朱宏宇首次对外讲述如何在深圳信息职业学院中建设大运村的设计理念及幕后故事。
 
 
 
大运村设计效果图
 
  以山水意象为出发点
 
  大运村实际上有着“两张面孔”,在比赛完成之后将回归大学校园。这一项目由三家建筑设计公司共同完成,在保留山体水系的格局中将大运村自然而然分成国际区、运行区及居住区,这三个区域也分别对应赛后校园的南、北、东校园。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的设计师朱雄毅说,整个校园以山水意象为出发点,以核心的水系串联起校园,呈现人在山水当中自由穿行的体验。
  在国际区里保留自然生态的荔枝林,无论是教研楼还是办公楼,都设计成人可自由进入的建筑形态,游泳馆也是开敞设计,与周边自然环境达到融合的效果。“我们比较强调山水漫游的空间体验,外围是一个比较严整的建筑形态,内部相对轻松,跟山体之间会有各种各样的对话关系”。
  许多的U型院落,也与核心景观的水景息息相关。“在这个层面上我们做了一些空洞,与保留的荔枝林有对接关系,在山水之间不断游走,有一种体验的感受。刚才提到在端口、侧面的地方做了一些公共的开放空间。沿着湖边我们打开了很多人活动的口,使用步行的垂直交通展开,我们希望是自由状态。另外通过一些孔洞,可以看到周围的山体、荔枝林,有很多看山看水的场所。”
 
  用“冷巷”概念设计校园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设计师沈驰考虑的则是南方建筑空间和形态如何适应气候的问题。他以“冷巷校园”来介绍他的设计理念。所谓“冷巷”是源于南方传统民居的一种特定布局方式,与北方四合院不同的是,南方的天井高耸,很少有直射光照进来。
  “冷巷”作为南方建筑绿色设计的概念浓缩,其意义体现在可以促使人们减少对人工环境的依赖,比如开空调、用电灯照明等,而且通过设计的语言,可营造丰富的公共空间,多样的形态可以催生出不同地区的校园文化。
   沈驰介绍,比如图书馆会议中心,以图书馆、会堂、会议中心形成一个院落,呈均匀布置的切口式天井,让天井与阅览空间穿透在一起,阳光能够渗透到阅览室每一个角落。为了控制直射光进入,采用的策略是让每个阅览室都形成半岛式的布局,拥有三面的通风和采光位置,三面采光以后内部的光环境非常柔和,基本看不到眩光,都是非常柔和的慢射光。中庭建成后设计师发现,下午不开空调,都不会出现过热的情况。
   实际上,“冷巷”概念基于的是适应南方气候特点的绿色设计的理念,在建筑里体现最突出的是透光和通风。东校区关系到大运会期间13000名运动员的生活和居住问题。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师朱宏宇说,他们所做的就是在这一理念之下如何在山水校园当中体现高密度的城市化设计。比如,运动员公寓由五栋17层高的公寓塔楼组成,赛时可满足13000名运动员的居住要求。跟以往学校宿舍中间一条封闭式走廊的设计不同的是,公寓里中间走廊被拉开,变成双外廊,这样即使对面宿舍的窗户没有打开,通风效果都非常好。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