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南宁市规划局组织开展的新农村住宅(以下简称“新农居”)设计评选有了最终结果,专家们从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抗震、安全等综合因素考虑,评出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0名及鼓励奖31名,得奖者将各获得6000元、4000元、2000元及1000元的奖金。在获奖作品中,展现了诸多农居新理念。
关键词:节地节水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耕地不断减少,节约用地显得尤为重要。此次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这一因素,比如获一等奖的09号作品,设计的是基地为66平方米的联排住宅。据设计人员介绍,之所以选择联排户型,因为这是利用土地资源最高效的方式之一。该作品在设计时,有意识减小面宽,加大进深,从而进一步节约用地。
78号作品采取的是双拼或联排形式,以实现土地资源利用的高效化。设计人员说,采用错层的形式既适用于平地,也能适应坡地建造,宅基地对于土地建设条件的适应性较强,从而也可为耕地留下更多平整的土地资源。
另两幅获一等奖的作品在功能布局上从集约化思路出发,小面阔、大进深,占地面积相对较少,通风采光良好,易于组合拼接,符合高效节地原则。屋面通过卫生间降板,设置雨水收集池,可直接用于卫生间冲洗。
关键词:节能节材
随着矿物质能源的枯竭,人们已意识到,只依赖非再生能源是不行的,需要新能源来补充。获奖的设计者一致认为,新能源需要新技术去支撑,作为乡村农宅,宜采用新技术来解决农村的取暖、用电、热水等问题,创造一种全新、健康、富于生活气息的农家住宅。
有作品提出“让绿色留在农村”的理念,综合考虑在利用能源、节能减排、突显地域特色等方面实现建筑的可持续。认为“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新农村,利用新技术新方法以及新的生活方式做到节约能源”。
09号作品的节能设计表现在建筑主体布局紧凑,平面功能合理上。坐北朝南的朝向有利于太阳能的充分利用;院落进行绿化,为住户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外活动场地;楼梯直接对着天井,利于采光通风,改变以往楼梯昏暗的弊病。
还有作品则汲取南宁地方传统文化,采取“堂屋+天井”的方式组织室内自然通风,形成舒适的室内小气候,天井、阳台、露台实现通风采光的同时,还满足了户外晾晒、储物的需求。设计人员说,节能表现在一些细节方面,比如在窗户设计上,采用可调节竹百叶窗,可以有效调节阳光入射角度;在入口大门顶部,设可调节百叶,便于建筑首层进风,通过天井的水池和植物实现降温,有效改善建筑小气候。
还有的作品的节能表现在材料选用上,主体采用砖混结构,外墙采用涂料与局部贴砖相结合的做法,屋顶进行太阳能热水一体化设计,经济、美观、实用。有的作品的主体结构采用高性能再生骨料混凝土,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代替部分水泥,用旧混凝土取代碎石作为混凝土骨料。
关键词:功能布局
建房子的最终目的是住人,“新农居”住起来舒不舒服,房间的功能布局是关键。在这点上,有的获奖作品的设计显得非常细腻。
这些作品是按农村4~6口人的家庭需求进行设计的。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空间集约紧凑,力求使用面积最大化,以经济合理的方式进行住宅平面布局。设计尊重地方习俗,保留堂屋作为传统的会客空间,还能满足婚丧嫁娶时所需的仪式功能。
获奖作品共同的优点是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利用率高。比如一层是堂屋、客房、厨房、餐厅、卫生间、储存间,后院设置禽舍、停车场及农具间、沼气池等,二层是小孩房、主卧房、起居室、阳台、卫生间等,三层是储存间,洗衣晾衣亭以及晒台。
关键词:地域特色
南方和北方的农村民居各有特点,此次获奖的作品一看就富有江南风韵。一幅作品设计理念是“岭南意蕴”。设计人员认为,南宁自古属于百越之地,在建筑文化上受壮族文化、中原文化、南洋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南宁地处岭南地区,建筑也或多或少具有岭南特点,拥有开敞的平面、通透的空间、轻巧的造型、淡雅的色彩。
有一幅获奖作品的设计理念中含有“将民族带向未来”的寓意,作品尊重当地的民俗民风,保留传统民居特色,在整体风格统一的前提下,提倡村民自行动手设计栅栏、挑檐等建筑细部装饰,以求建筑更凸显地域特色,让南宁的农村今后在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上保持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