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农场第七管理区第七作业站职工王明宇搬进了位于场部北侧的“满族风情园”住宅小区。看着上下水、集体供暖配套设施一应俱全,并有着高雅独特品位的满族风情住宅群,王明宇高兴地说:“咱普通老百姓能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真是做梦也想不到啊!”
从鲜花盛开的村庄,到园林景观化的城镇,对于友谊农场的职工们来说,已经从梦想变成了现实。
近两年,友谊农场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三高”统领各个管理区小城镇建设。特聘请专业部门重新规划各个住宅区、商服区、文化娱乐区、生产服务区,使其达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节能、风格独特的新型小城镇。
为建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独具特色的新农垦小城,农场以新思路、宽视野为理念,在具体设计中,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做到近期可操作,中期规划最先进,远期规划不落后。充分发挥境内朝鲜族、满族地区优势,打造民族风情特色,科学的选择人文景观。
第七管理区满族人居多,为尊重民俗,农场规划建设了“满族风情园”小区,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一期已经峻工,到2011年全部峻工。小区内满族风情住宅灰瓦飞檐,白墙隔窗,美观漂亮,风格别致,配以亭台水榭,花草绿树,真是令人耳目一新。
面对许多作业站职工群众过惯了田园生活,刚撤并一时还不能很适应的情况,农场遵循了以人为本、因需而建、特色突出的理念,使楼区设计规划刚出来就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和满意。
第九管理区建设了“田园小镇”小区,第四管理区建设了欧美风情的“水韵居”别墅小区,第二管理区建设了“瑞新园“住宅小区,农场部建设了西班牙风格的“华瑞园”高标准小区,还在红兴隆分局局直建设了“世纪”住宅小区。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了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农场去年拆除房屋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泥草房7万平方米,建设高标准居民住宅小区8个。在四区建设功能齐全的花园式小区4万平方米,七区新建具有满族特色风情园50栋,在场部新建6万平方米住宅小区,接纳13个整体搬迁居民点职工群众。
今年,友谊全场将整体搬迁18个居民点,拆除泥草房1888户,面积达12万平方米,新建续建住宅新区10个,各具特色、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宜居宜业的新型住宅小区加快了管理区城镇化的步伐。
农场还利用红兴隆分局规划10万人口小城镇的契机,将临近的一、三管理区搬迁小区建设全部设计在分局边缘,在局直建设了3.4万平方米的东兴小区,第一、三管理区居民点的2000多人口将集中搬迁到这里,让职工群众享受到更高层次的人居环境。
让职工群众生活在处处绿草茵茵,鲜花朵朵的优美环境。农场实施了“环境美化、营区绿化、卫生净化、街区亮化”系列工程,“人柴分离、人畜分离、人机分离”的“四化三分离”成为改善和提高农场环境建设的新目标。
农场连续两年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绿化面积1.27万亩,栽植400万株绿化树,完成绿色走廊6公里,绿篱10万延长米,绿色城堡1500亩,绿色通道60公里,见缝插绿500亩,绿色屏障1300亩,营区绿化率提高到了38%。
不仅如此,近年来农场总投资近5亿元,率先在垦区实现了道路“区区通”,路灯“区区亮”,硬化公路总长达400多公里,贯穿农场11个管理区绝大多数作业站。今年建设了24公里的管理区街道硬化路,两年内将实现管理区街道全部硬化。
农场职工医院、老干部活动中心、农场社保局、职工中专等民心工程也相继投入使用。并完成2个管理区及部分中心作业站的人畜饮水工程,投入200万元全面改善17个中心作业站的卫生所,使其达到了甲级标准化建设。
科学规划,借城聚人,实现跨越。友谊农场党委书记刘相增在今年召开的九届四次职代会郑重承诺:到2011年全场消灭泥草房;2014年作业站撤并和整体搬迁全部到位。重点打造3个万人以上、8个5000人以上的管理区级小城镇。农场加大补贴力度,切实改变职工的人居环境,让职工群众们共享农场发展的成果。
友谊的小城镇建设正以崭新的面貌,独特的风格,逐渐展现在世人们的面前。
记者手记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高度,让人视野宽阔、方向明确。
只有高瞻远瞩,提升高度,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只有高屋建瓴,追求卓越,才能与时俱进,跨越发展。
友谊就是以提升高度来定位自己天下大场位置,农业生产以科技创高产,以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提升增产总量;城镇化建设以建精品、强特色为高度,建设了垦区一流的园林化、民族化的住宅新区,让小城有了新意和高度。
耕作在广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现代化城镇里,人在绿中、城在树中……绿色生态、和谐美好家园的梦想在友谊终变为现实,职工群众的幸福指数也随之节节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