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寻找世界背景下的中国建筑

寻找世界背景下的中国建筑

点击: 30144 次 来源: 中国建设报网 时间: 2010-11-05

        人人心中都有一座中国建筑,而几乎每一个建筑师都在找寻中国现代建筑的真正内涵与最佳形式。时光流逝,从复制传统大屋顶,到欧陆风的“西风东渐”,再到新东方主义、新屋顶时代,当中国建筑与世界舞台不断融合时,在世界城市背景下,寻找真正的中国建筑,几乎成为了建筑师们的集体行为。

        世界建筑领域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种种技术与理念的创新,在不断渗透并影响着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到底怎样表现中国特色,传达中国文化,这是中国建筑师十几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徐卫国感慨。
        近日,在国际青年建筑师双年展――世界城市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分论坛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以及中国的多位青年建筑师,围绕“中国建筑”的话题,各抒己见。
        他们眼中的中国建筑
        “2006年以来,我多次往来北京,看到如此多优秀的建筑在中国矗立起来,速度之快,令人震惊”,洛杉矶Manferdini建筑事务所主持人ElenaManferdini对北京的建筑越来越国际化而深表感叹。但是,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来自云贵高原的贵阳花溪项目。
        形式的夸张、造型的个性,贵阳花溪项目曾一度将其负责人国内著名青年建筑师马岩松推至舆论焦点。然而,就是在这个项目的切身参与中,ElenaManferdini深刻地感受到了文化融入与特色彰显的魅力。“当地有很多少数民族,做塔楼设计的时候,我们便深入研究了当地居民的日常装扮,将他们的头饰、服装花饰抽象为建筑理念,予以体现”,ElenaManferdini笑道,这本身就构成了建筑的地域文化与本土风格。
        而国际青年建筑师双年展策展人英国著名设计师尼尔?林奇则热切地关注着中国建筑历史的动态发展,尤其是对近年来涌现的许多新建筑颇有感触。他表示:“从历年双年展的中国作品就可以领悟到中国建筑历史的波动,就像那座漂亮的鸟巢。我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建筑师在不断地吸收世界各地的经验和特点。”而他参与设计的深圳项目,正是以技术的融入成功打造了适应本地气候的样本。尼尔?林奇形象地比划着,考虑到深圳湿热的气候特点,他们通过计算机建立起了建筑模拟图象,将遮阳、通风等多种需求进行直观呈现,并成功寻求到了最适合的形式。
        “生活元素则是更直观的文化体现”,Kokkugia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RolandSnooks称,他所作的台湾项目也正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考虑把高密度的生活方式融合在建筑中,从而获得创新。他认为,建筑中更重要的是理念与方法的融入,不仅仅是单一的某种风格,而在这方面中国建筑可谓海纳百川。
        事实上,中国地大物博,气候丰富多变,各民族特色鲜明,这一切都给国外建筑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正是基于此,他们眼中的中国建筑,往往带有强烈的民族文化印记,并依据不同人对文化的差异化理解,产生了对中国建筑无限的遐想。
        我们心中的未来之城
        中国建筑师似乎更关注方法论的选择。“所谓未来中国好的建筑,我们希望是采用国际上比较前沿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精神状态,创作出先锋的但有传统文化意韵的作品”,华汇建筑事务所主持建筑师王振飞非常看好中国当下的状况,并鲜明地提出世界城市背景下的中国建筑其实已经有所转变,即从纯形式上的符号向中国生活方式和传统空间的转换。而作为建筑师,则肩负着更重要的责任,就是一旦掌握先进的方法论,就要尽可能地进行传播,为中国建筑界注入活力,提高整体建筑水平。
        “的确,建筑师要提供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提供依据”,曾留学英国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方案创作室主任建筑师刘延川称,数字化技术将成为中国未来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因素。
        而中外文化的交叉与融合则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师、日本京都大学博士黄尉欣所看好的,他形象地说道:“如同基因遗传的模型,一个种群有足够丰富的基因信息,在遗传过程中才会延续其活力,文化同样如此。中国留学生所接触的外国建筑、外国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从不同的视角去更好地感觉中国建筑未来的发展。”
        那么,中国建筑的未来究竟在哪里?尼尔?林奇幽默地说,“中国建筑的未来就在这个房间里”,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青年建筑师的思考与实践,正孕育了中国建筑的未来。但是,建筑的发展,理念的形成,设计方法的转型,从来就不能一蹴而就。对青年建筑师来说,尽管普遍对未来充满信心,但是,未来究竟如何,中国建筑究竟走向何方,如何吸取国内外文化精髓,从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双重角度,寻找中国建筑,仍有待思索。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