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点击: 31233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0-10-20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于2010年10月11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1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2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3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4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现场
会议时间:2010年10月11日
会议地点:国家会议中心
会议主题: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论坛演讲嘉宾: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东先生
法国雅克•费尔叶建筑事务所中国项目负责人Aurelien Pasquier先生
英国的RMJM建筑事务所创意总监约翰•宝林先生
TONYCHI&ASSOCIATES创办人季裕棠先生
 
北京清尚环艺设计院吴晞董事长

北京清尚环艺设计院吴晞董事长主持论坛

【吴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今天天气不错,希望各位心情和天气一样好。
    欢迎各位参加亚太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我是本场论坛的主持人的吴晞。今天我们这个场地论坛的主题是中国国际展陈及体育建筑空间设计论坛。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主讲嘉宾: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东先生
    法国雅克?费尔叶建筑事务所中国项目负责人Aurelien Pasquier先生
    英国的RMJM建筑事务所创意总监约翰.宝林先生
    TONYCHI&ASSOCIATES创办人季裕棠先生
下面我们就有请今天第一位主讲嘉宾,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东先生为我们开讲,他主讲的专题是“从世博文化创意论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东

上海现代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沈立东
 
【沈立东】: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我们这次论坛组委会要求,给我一个命题作文,因为我来自上海,今年上海最大的一个大事就是中国的世博会。这个题目实际想通过世博会文化的研究,来谈谈我们设计师,我们的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我们公司做世博会项目很多,我今天把世博会里面主要一些馆,挖掘它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后我会总结出一些我们设计师应该如何面对现在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大家可以看到,随着我们工业经济的发展,现在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人类面临的现状就是资源现在越来越少。在我们30年前,大家还可以看到很多绿油油的生物,很多物种,现在世界的物种濒临灭绝。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高科技、高技术充分的利用,我们所面临的是地球的变暖,资源的枯竭。
 如图,在世博会里面,也反映一些情况,遍地垃圾,资源在一点点减少。面对这个情况,我们就想到以后我们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靠什么方式,单靠牺牲环境的代价来发展,还是通过提高经济效益,提高我们的技术含量来寻求发展?所以在这里我就提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大家知道1992年,我们联合国召开了一个环境和发展大会,在这个会议上就谈到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大家想一想1992年到2010年,十多年的时间。昨天有人问我什么叫低碳、什么叫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我现在还没有找到完全能信服或者认可的概念,但是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我们既要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不能损害或者透支后代人所发展的需求,在改进人类生活质量的同时,不要超过支持发展的生态系统的支撑能力。这个就很容易理解,我们可持续发展实际上是为了今后的发展留有余地。
       我们回顾一下世博会,世博会1851年在英国伦敦搞了第一次。世博会的初衷,当时为了经济的交流、物与物的交流、商品的交流,搞了一个展览会。后面慢慢发生一些变化。1998年葡萄牙在里斯本举办的世博会,以及2000汉诺威的世博会。1998年葡萄牙的世博会,在里斯本首都旁边的郊外,是一个垃圾场,贫民区,政府有意向通过世博会改变我们当地落后、贫穷,因为当地犯罪率很高,垃圾遍地,就把世博会放在那里,而且提出对场馆建设要求。这次我们中国上海世博会也是这个概念。在节前我参加了一次研讨,就是世博后的发展。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现在大家如果再到葡萄牙去的话,现在是一个旅游胜地,当时是一个垃圾场、贫民区,现在有一个华丽的转身。
       2000年汉诺威的世博会,当时有一句经典名言:“不建造任何世博会后不用的东西。”包括这次上海世博会,比例是40%要留下,60%要拆除,它们做到70%留下来。这也是目前我看来在世界上历届世博会绝无仅有的,也是很成功的。汉诺威当时做了一个10按平方米的景观广场,这些东西到现在还在。现在也变成一个旅游胜地,而且给人的体验还不错。
       下面我谈谈这次中国上海世博会给人的一些文化创意概念,世博会有五个片区,A、B、C、D、E,场馆有上百个。我那时候去提炼一些比较有创意的场馆,而且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从我自己对世博会来看,因为我们做了大概1/4的世博场馆,也参与了总体规划,真的我是不是每个场馆都很认真仔细的看,如果在座各位去过世博会的知道,这是很不现实的一个问题。因为我在上海的时候,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天天可以去看。我有一个想法,我准备到世博会之前把所有的场馆都画下来。
       通过看了几个场馆以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世博会的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实际还有五个分主题,这五个分主题,这届世博会是研究城市的问题,城市多元化的融合、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科技的创新以及城市设计的重塑,最后是城市和乡村的互动。我们看到近年来国家提出农村城市化发展,也是这个概念。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人、城市和地球,是三个系统环环相扣,我们希望这人、城市、地球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现在我们谈到的概念越来越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的概念。
 世界从开始的大卖场,物与物的交换,到后来工业革命、高技术、高科技的运用在生活的展现,更多的是在资源的节约、城市的发展,以及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我们让后来人有更多的资源。
今天我不是介绍我们公司,我想和设计师们交流一些想法。
 英国馆
       很震撼,英国馆外形也给我们一种强烈视觉的冲击。当时第一届就在英国,所以还是很重视这一块,它的面积也是最大的,1.2万平方米的建造面积。这次世博会分了6000平方米、3000平方米,包括1000平方米、500平方米的都有。英国馆提出了“创意之馆”。实际我们看到英国馆的时候,原来叫城市发展馆,英国馆在可持续这一块做得很好,特别是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上叫做“种子圣殿”,虽然这个造型,当时我看到的时候的不可实施,但是最终做出来了。实际上就是一颗种子放在一张包装纸上面,把这珍贵的礼物送给我们的中国。这个理念创意很好。因为英国馆展示内容很多,大家如果去看的话也要花很长时间。我这里谈它的种子是怎么回事。
        实际它是由6万颗亚克力管,每颗亚克力管顶部有不同种类的种子形式,大家可以看到这种理念很好,晚上LED在外面发光,白天通过亚力克管折射透到室内。这是我在施工过程中拍的照片,当时6万颗亚克力杆非常复杂,对气侯环境有要求的。英国这家事务所在选择种子的时候专门拍了一个短片,到英国博物馆去挑选,有一个过程。6万颗种子现在是这样,拆了以后,把一颗种子要送给我们中国的,决定拆掉,把每颗亚克力管送给我们。
 西班牙馆
        大家如果看外形,西班牙馆给我的震撼是最大的,我觉得建筑可以这样做,展览可以这样做,西班牙馆是一座创新的藤条,从平面上我们可以看到是有机的,里面是过去城市和一个孩子。我们也看到国内有一些大型的展览建筑,做双层也可以。对我们设计师来讲给了一种视觉震撼,但是如果做很大代价来做双层屏的话不可取。西班牙馆外面的藤条实际上产地是在我们山东,最可取的就是它的颜色从来不染色,上面从米色一直到深颜色,实际上很简单,就是这种原生态的表现,就把这些藤条在水里面,五个小时左右是棕色,九个小时到十个小时接近黑色。我们设计师有时候在生态这一块对材料的应用,西班牙是典范,这个很简单。
 日本馆
        日本馆技术含量是最高的,日本馆反映主题是今年世博会通用的过去、现在、未来。为什么我说技术含量高?从浦西向浦东看,是一个座落在黄浦江上的。整个表皮是一个会呼吸的,而且在造型上也做得很有创意,有突出的鼻子,有凹进去的眼睛,五官也在上面,有一些隐喻。
       大家看到右下角的图片,超轻的薄膜技术含量很高,一般带有太阳能发电。如果我们到现场去看,我自己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所有馆内设备的应用就靠外皮就能解决。而且这个颜色也有说法,上次我们跟设计师沟通的时候,当时就提出太阳的红色和水的蓝色结合,变成紫色。我自己感觉,太女性化,现在好一点,因为上海空气有点污染,所以稍微灰了一点,感觉好一点,刚造好的时候很粉,是粉紫色。我说为什么不做灰的,后来说了他们的想法,就是两个自然的颜色结合起来。
 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了,实际上是讲了一个过去,从唐朝开始讲到了它的现在,现在定义为2010年,就是右边一个“零排放城市”。日本高科技很厉害,所以它的未来讲到高倍的照相机,带有高倍望远的照相机,讲到了我们会拉小提琴的机器人,以及有可能在近期就会出来的天、地、墙LED一体化的概念,将来可能普及到家庭。
 巴西馆
       为什么把巴西馆拿出来?这里我感到巴西馆很简单,外面用了一种可回收利用,给人感觉巴西热带丛林的感觉。在这里我感觉有时候我们在做建筑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些材料是不是以后可以回收利用。2014年世界杯是在巴西,所以巴西馆做了很有特色的时候,为2014年巴西世界杯做了一次广告。
 新加坡馆
       新加坡馆造型,当时在建造的时候我也觉得很震撼,因为它的结构很简单,四个圆柱顶了一个大圆柱。新加坡馆主题是城市交响曲。我们看到它是一个音乐的八音盒。新加坡馆给我最大的震撼在哪里?新加坡主要是水和绿化,所以新加坡馆很好的把水和花园这两个元素处理的很到位。因为是八音盒,配上我们的音乐,配上我们视听的互动,给人震撼还是蛮大的。
 大家从一些照片可以看到,白天的喷泉和夜间的配合,包括内部四根柱子的概念,它很简单,新加坡馆大概四根大小不一的柱子围绕一个大的八音盒。这四根柱子的楼梯悬挂在这四根柱子上。这四根柱子都是透明的,里面配以展览的内容。
 新加坡馆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对能源的节约。这个八音盒中间有留缝,包括在底层有一个很大的冷水池,主要是调节室内的温度。新加坡也蛮热的。它通过这种镂空,通过冷水池调节室内温度。
 瑞士馆
        大家看到瑞士馆感觉像未来城市一样,瑞士馆在整个设计当中,跟设计师沟通的时候,觉得很有感触。瑞士馆当时设计师在谈到创意的时候,就很简单,完全就是突出我们这次世博会的主题之一——城市和乡村的互动。把屋顶花园做成了乡村的概念,内部空间做成城市,通过缆车,从底层一直游览到屋顶花园。有两个大圆柱,当时说是我们中国的阴阳文化给他的灵感。大家可以看到有点像太极。两个圆柱顶着一个盖。这是一种大豆纤维合成的一种材料做成的,这是在施工当中可以看到的。大豆纤维有什么好处?也就是过了一段时间自己消失掉,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它里面带有蓄电池,通过太阳,包括我们照相机闪光可以吸收光。它白天的效果还可以,晚上也能发光,但是希望这种发光随着微风的摇动给人一种星星点点夜景的感觉。当时就是这种理念。所以瑞士馆的创意还是给大家一种震撼。
 芬兰馆
        进去芬兰馆以后,这里面新产品占了一定的比例。最有趣的是芬兰馆这层外皮,我们做室内的都喜欢搞机理。这层外皮从形式上面像鱼鳞一样,实际上真正的是它是一种可循环的材料。做这个板,我觉得它的硬度很高。安装也很简单,原来一个一个铆钉固定上去。如果拆一遍的话也很容易,甚至可以做成不同的颜色。这次世博会对材料的应用,我觉得它是一个很大的亮点。如果大家去研究的话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还有对我们天然资源的一些利用,解决了水的回收,也解决了我们自然通风。包括在这个屋檐上有太阳能的蓄电,也解决了内部电力的供应。这是现场的一些情况,实际上在施工当中,做了两层皮。里面质量很好,因为是一种膜结构,给人感觉不错。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下面谈谈我们室内设计的一些主要原则。(个人观点)
         从我们这次世博会来看,大家对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对水资源的利用,包括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甚至还有我们馆内服务员工作制服的回收利用,可以自己降解,从原来结构上的重视节能低耗,到整体强调与环境友好。对我们设计师来说,我们室内生态设计应该遵循的是什么,我觉得有四个方面:
 1、注重自然生态的原则。是生态设计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设计师应该正确认识到自己是环境中的一部分,正确处理环境的东西,给予环境以更多的关心和尊重。瑞士馆可以看到,室内设计尊重环境。这里包括绿化引入到室内。
 2、注重人与自然沟通的原则。室内空间作为连续使用和使用者与自然的桥梁,尽可能将自然元素引入到使用者身边,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沟通,是室内设计追求的目标。
 这张图是美国馆,这次世博会里面美国馆,我感觉和它的国力相比做得不够到位,但不管怎么样还是很震撼,因为不能和它的国力相比。美国馆在一个门厅里,它的入口是绿色的,希望我们参观者能和自然紧密结合。我们现在做建筑也会做灰空间的概念,很少把自然引进来,更多的是一种空间上的需求。所以我想我们做室内生态的话,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的沟通。
 3、注重集约化原则。以前提到粗放型和集约型发展,一个是空间的集约化,一个是材料的集约化。第一个例子讲的是空间的集约化。我这里认为对高效空间的追求,在合理利用空间以及空间与环境的关系,提高高效、实用是非常关键的。
 荷兰馆,它比较另类。它通过400米长8字形环道,连接了20个小房子也就是20个展厅,给我最大的震撼是对展示空间合理有效的布局。我们中国馆虽然做得很好,很有震撼力,但是流线上出了很多问题。我们如果进入荷兰馆的话,从底层进入,实际上从四面八方都可以进入,通过8字形,每个展馆都可以慢慢参观。这种空间的高效利用是以后要追求的集约化的过程。
 另外是对材料的集约化。我们中国的万科集团做了一个企业馆,最主要是利用了麦秸杆合成的板材,这种板材可以回收利用,可以变颜色。我觉得是对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材料的消耗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对可持续、重复使用等起到示范的作用。
 4、注重本土化的原则。本土化原则大家很容易理解,就是我们任何设计的项目必须特定地方条件,必须在以特定的地理因素、气侯、文化、风俗,充分利用地方材料,以及我们要探索现代高新技术与地方适用技术的结合就是本土化。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我们国内很多建筑,感觉越来越没有地域性,有时候我们出差一睁眼,不知道是上海还是某个城市,忘记了,太雷同了。
 下面有几个例子,挪威馆。大家可以知道挪威生产松树,设计师做的时候由15根5-15米高低不一的挪威松树构成的一个展馆,而且上面是在树干顶端,从我们外形来看跟挪威地貌很接近,内部空间也很有特色,是一根树干顶四根树枝形成。挪威很讲究情调,我们仔细看,我拍了很多照片,梁上面雕了很多可爱的剪影,有滑雪的,有登山的,很多。包括挪威馆内部空间也很丰富。
 这是中国,本土文化,一下可以看出来。中国馆给我的最大震撼就是符号感最强的一个馆。前两天我们几个设计师讨论的时候也谈到这个问题,像瑞典馆在平面上做一个十字形,有一些在标记上面做了一些符号,我们是做了比较视觉冲击很强的符号。颜色也体验了我们地域文化。
 土耳其馆。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结合,造型是8500年前的。
        印度馆。印度馆地域文化也很强,用了当地的材料,印度馆用当地的竹子和钢筋混凝土搭成一个新的天台,用当地材料做的时候。大家知道植物的进入,国家和国家管理很严,所以后来有些变化。外墙也是当地的民族风格,包括当地一些元素的体现。
 俄罗斯馆由12个花瓣组成,当中是一个悬空的方盒子。它12个花瓣有喻意,反映俄罗斯12个民族不同的装饰效果。我们仔细看的时候,不要以为它顶部很类似,实际上都不一样,是当地民族一些图案的构成,所以还是注重这一块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室内设计师应该做什么?我把他归结为三个新使命:
 1、要在室内设计中提倡适度消费的思想。有一次我专门提到适度消费,适度消费的概念是什么,很多人也会问。我觉得很简单,室内设计的直接定位为要倡导集约型生活方式,要把生产和消费维持在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如图,我看到这种风格已经做到我们国内了,国内很多酒店,包括有些会所都做了,我不赞成这种过度消费、奢侈的消费,如果投资者有过多钱不在乎的话,也可以去尝试。
 如图,是瑞士馆,不仅体现了主题,我们看内墙,我当时怀疑到底完工了没有。这有一个反差对比,上海内环线,混凝土下面刷的油漆,这么大的工程要刷油漆,其实混凝土本身很漂亮。
 这是这次世博会最热门的沙特馆。世博会这次排队最长的也是沙特馆,据说最长的有一个人排了6个小时才进去。我把这个照片拿出来,沙特馆是一个船型,因为它很有钱,但是做的时候还是混凝土的表现,意味着不浪费。再一个球面投影上,这个展馆投资接近2个亿左右。沙特里面做了很多马赛克,造价很高,但是可能其他方面节约了。适度消费,不敢中档、高档、低档都可以做到。
 2、室内设计要注重生态学术的思想。生态美术是我们一种强调自然生态,简洁不是刻意雕琢的,是运用科技手段加工改造,创造人工生态的美学。生态美术最好用原生态的材料,目前很多地方无法实施。所以我在这里提到可以运用一些科技手段加工改造,创造人工生态的美学,它带给人们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撼,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这是我们做得主题馆里面的东西,我们利用真的竹子和一些生态的植物在里面。这实际上很简单,我们现在做的很多,仿真这一块现在做得很好,我们现在有时候很难辨别这个是真的假的,它虽然上面植物功能失去了,但有可能给人精神的愉悦不一样。现在我们越来越感觉把生态引入到室内。
 3、设计过程中要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的思想。能源要节约,对不可再生的能源一定要节约,对可再生能源要循环利用。
 这是一个配套的建筑,它是原来厂房的改造,我们有些厂房基本恢复原样,局部增加一些新的内容,这种做法我们在各地都有,产业园区、工业厂房的改造,这是我们以后很重要的发展方向,我们设计师对这个要做研究。我们现在专门公司成立一个对历史保护建筑,包括对既有建筑保护的部门。
 从以上可以得出一个总结,今天的室内设计不在是传统范围内的概念,不仅仅是室内设计师自己的概念,是我们各个设计师和相关专业的紧密配合,共同推动我们室内环境的保护和生态设计。这也是标志着人类一个新生活环境需求时代的到来。
 最后我做一个呼吁,我们在座的设计师一定要关注生态,关注可持续设计、保护环境、创造环境,这是我们每一个设计师责无旁贷的责任。谢谢各位!
主持人:沈院长用了很短的时间带着我们又巡游了世博会,他用他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概念进行了剖析,我们再次谢谢沈院长。
 
« 前一页1234下一页 »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