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精彩与思考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精彩与思考

点击: 30395 次 来源: 新民网 时间: 2010-10-18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精彩与思考

        被誉为世界建筑领域风向标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在水城威尼斯举行。今年,主策划人――日本女性建筑师妹岛和世将主题定为“人们相逢于建筑”,她表示:“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的职责之一是将空间作为一种媒介来表达我们的想法。为此,这个展览将展现多元的建筑理念,希望能帮助人们与建筑建立起联系,从而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

        人VS建筑的秀场
        军械库展场以前是威尼斯人造船的地方,妹岛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费在了整改这座长而深广的建筑上。她说:“因为不能展出实际的建筑物,所以这次展出的目的是展示一系列的单独空间,而不是通常的微型建筑模型。”
        展场的入口处不远,安排了德国导演维姆?文德斯的3D影像作品《假如建筑会说话》。文德斯这样描述他的影片:“假如建筑会说话,有些话会像莎士比亚,另外的则会如《金融时报》。”“别误会:这并非隐喻。建筑确实对我们说话!”
        诗意的开篇后,参展建筑师与工程师们为这个16世纪的空间创作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装置。日本建筑师近藤哲夫与工程师马蒂亚斯,舒勒合作的作品《云景》,将一朵真实比例大小的云放置在空间中,参观者可以爬上类似于莫比乌斯圈的装置,走在精妙的钢制缓坡梯上,置身于发电机制作出的云雾中,穿过气层,感受温度与湿度的变化,恍惚间有种脱离现实世界的感觉。
        加拿大馆似乎是全部展览项目中最华丽与最炫目的一个。它以飘渺摆动的丙烯酸塑料触须呈现,它们的每一次颤动如同生命的每一下呼吸,这个装置被形象地称为“生命空间”。它被感应器、微型处理器、机械连接装置和过滤器覆盖包围,可以根据环境移动,并吸收过滤空气中的水分和有机分子。设计师想以此将未来城市打造成一个有生命的机体。
        “保留”VS“空间利用”的争论
        本届双年展延续探讨建筑界焦点议题的习惯,如“保留”与“空间利用”等。
        获终身成就奖的荷兰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此次在意大利主馆内举行个展,探讨保留建筑物的矛盾――当建筑物不断被保留时,是否也减少了人们真正能生活使用的空间?
        荷兰馆呈现的是悬挂在天花板上用蓝色泡沫做成的城市模型,这个被命名为“空闲的荷兰空间”影射闲置的具有开发潜力的政府占地。
        许多以本国居住空间为主题的展览贯穿整个双年展。仅有140万人口的爱沙尼亚为他们国家的年轻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90%的家都有很特别的设计;在日本,房屋的更替率非常高,这令日本本土建筑师在住宅设计上做出了许多探索,他们会在许多限制条件下为特定的客户提供合适的生活方式。
        双年展VS中国力量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到处都能碰上中国建筑界人士。中国馆此次依然以跨界力量合作的形式参展,集合了艺术界、建筑界与影视界的多位参展人,并将主题定为:“与中国约会”。
        建筑师朱培的作品是装置《易园》,采用了透明塑胶材料配合LED光照,并结合场馆的日照变化形成光线变幻的园林式空间;朱育帆以不锈钢板铸造了一个广场式开放空间的“路引”;中国馆内则放置了樊跃和王潮歌设计的《风墙》,他们认为,用“风”解释“墙”,以可见的“运动”展现不可见的“建筑”,强调的不是实体的营造和壮丽的视觉效果,而是观众在不经意间发现的空间无垠的动态。
        有评论家认为,相对其他国家馆对主题的诠释,“与中国约会”显得有些虚弱,因为这里看不到中国建筑师对城市发展的思考。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