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老下关,将重现当年“外滩风光”

老下关,将重现当年“外滩风光”

点击: 30235 次 来源: 新华日报 时间: 2010-09-22

老下关,将重现当年“外滩风光”1

老下关,将重现当年“外滩风光”2

           9月19日,南京下关两大地块,从中山北路到长江大桥,沿江3公里的1、3号地快整体出让,南京滨江老城改造开始实质性启动!

        坐拥黄金岸线资源
        “南京外滩”风光不再
        对南京人来说,“老下关”是一个曾经辉煌又略显失落的记忆——这里曾是老城最繁华的滨江地区、南京的“十里洋场”,后又渐渐衰落。
        因为濒临长江,下关滨江地区曾是南京的繁华商区,有“南有夫子庙、北有大马路”之说。这里是南京古老的商埠,近代外国资本更是最早在此开埠,1889年后,英商怡和洋行、太古洋行、日商大阪洋行、德商美最时洋行,纷纷在下关建造码头,经营长江航运。1908年沪宁铁路、1913年津浦铁路通车,下关交通优势更佳。民国初期,濒临长江、北连津浦线、南接沪宁线的下关,是海上、陆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拥有当时国内最繁华的港口和最繁忙的铁路运输线。滨江地区旅馆业、商业和大市场异常繁荣,大马路、商埠街和宝善街一带,商贾云集,洋楼林立,被称为“南京外滩”。
        然而,随着水运没落,尤其是南京长江大桥建成后,下关偏向一隅。渐渐地,繁华的南京外滩,开始落寞;百年老火车站,变得冷清;曾经热闹的商业街,众多优秀的近现代建筑,淹没在乱糟糟的棚户区里……不少工业企业单位过去支撑着下关发展,近年来转型缓慢,处于产业链的低端,还有些污染企业亟待改造。沿江产业层次低、基础设施落后、居民收入不高,是下关最集中的危旧房片区。
        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滞后,使下关坐拥黄金江岸线,却未见现代滨江城市风貌。由于沿江防洪墙很高,岸上棚户区绵延,建筑低矮,从江面只能看到岸上屋顶,“江不见城”;高高的防洪墙又挡住了背后低矮的老房子,岸上看江面,“城不见江”——这成为南京的“世纪遗憾”。
        一百年前坐拥得天独厚的江岸线,“南京外滩”成为古都近代窗口开启之地,但在快速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滞后了,逐渐被边缘化了。无论从南京人的记忆和情感来看,还是沿江开发的资源禀赋来说,下关都是南京建设滨江城市的核心区——河西开发如火如荼,濒临的却是夹江;幕燕风景区整治已近尾声,展现的是“生态滨江”;下关濒临长江主航道,江面宽广,视野开阔,是最具优势建设“城市滨江”的片区。
        市民翘首期盼
        改善人居滨水复兴
        滨江开发,建设滨江城市,寄托了下关几代人的梦想,从普通居民到工企单位,无不翘首期盼。
        9月16日,笔者随下关区大马路社区书记钱丽来到惠民桥北的鲜鱼巷社区,一眼望去便是密密匝匝的棚屋,在高大的郑和北路高架桥下显得十分突兀。走进鲜鱼巷,随处可见的违章搭建,把巷子“挤”得十分逼仄。巷头的赵发奎老人穿着三角短裤,就着门口的水龙头洗澡,害得徐丽书记都不敢进巷子。“哎,没办法,家里没有卫生间,”老赵说,“我看今天天气暖和,就在门口洗了,可我老伴都几天没洗澡了。”
        老赵和另外三户人家共住一幢筒子楼,楼上楼下90平方米隔做四户人家。老赵和老伴、女儿住在楼上18平方米的房子里。楼道辟作公用厨房,烟火气把墙壁熏黑了,十分昏暗,顶上挂着摇摇欲坠的泥块,蒙着蛛网。老赵家木地板已很朽烂,不敢用劲踩踏,四面墙壁挂着水滞,下大雨时雨水就顺着墙壁往下淌,所以家里的家具都垫高了。不大的空间里摆着两张床,晚上睡觉时老鼠在天花板上奔跑,都没有腾挪的地方。老赵说,“要是开发滨江拆迁,我头一个签字,搬到成套的房子了,还能享几年清福!”
        鲜鱼巷78岁的余芝华老人说,由于房子都很破落,附近靠着菜市场,菜贩批发菜花蛇,一些溜掉的蛇通过下水道、墙洞钻进家里,夜里听到滋溜溜的声响,打开灯一看,经常看到蛇盘着,孩子都不敢起夜。屋后的阴沟动不动就堵,污水漫到路上,不能下脚。
        鲜鱼巷几百户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早晨如厕要排队。年轻人不愿排队,就骑车到远的厕所方便。一些“内急”的住户实在没办法,就用塑料袋裹着大便随手扔,居民夜里走路经常踩到这些“炸弹”。“赶快搬迁吧,我们都受不了!”老余说。
        钱丽介绍,大马路社区总共3000多户人家,大多几代同堂,住在棚屋、平房里,人均面积不到10平方米,少的才3、4个平方米,99%的居民家中没有厨卫设施。这些片区里普遍存在房屋破旧、公用设施不配套、基础设施差的情况,老百姓亟需改善居住条件,期盼整体拆迁改造。
        下关滨江拆迁改造不但将根本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还有利于片区发展和城市形象、城市竞争力的营造。一位在下关区工作多年的老同志说,“国内外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滨水区是城市改造和发展最活跃的中心和焦点,成功通过滨水区复兴的城市也因此获得了自身无限的发展潜力。老城改造既符合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又有利于城市整体环境改善、品质提升和当地拆迁居民生活居住条件改善、工企单位长远发展,是一件多方得益、互利共赢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应当尽早启动”。
        而对滨江发展滞后的工企单位来说,滨江开发则是摆脱土地资源束缚、异地创业,从而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一次战略机遇。某港口企业负责人说,“下关滨江地区老城改造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们将结合企业转型升级,努力打造港航总部经济集聚区,实现新的跨越发展目标。” 
        再过三五年
        壮阔天际线展现“城市滨江”
        推进下关滨江开发改造,加快下关滨江崛起,寄托着省市领导的殷切嘱托,承载着辖区百姓的深情期盼,它既是改善民生的需要,也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南京市领导指示,下关滨江项目是民生改善工程、城市品质工程、产业转型工程和跨江发展工程,让老百姓早日搬离棚户区,尽快改善居住条件;滨江开发改造要“显江、亲水”,要把滨江打造成不留遗憾的传世之作和精品之作。
        规划给予下关滨江地区的发展定位是,打造国内一流的滨江商贸商务中心,即高端服务功能区、滨江核心发展区、跨江发展区以及融现代都市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滨江新区,建设国际一流的滨江商务商贸金融中心、泛长三角的现代化CBD核心区、南京外滩的标志性主体区域。
        在空间结构上,下关滨江新区将着力建设“两焦点”、“三界面”、“五功能带”。“两焦点”,即下关电厂到中山码头的城市观景平台、南京火车西站到老江口的城市水湾。“三界面”,即滨江活力带、中央景观大街和明城墙风光带。“五功能带”,即跨江发展轴、公共路旅游休闲轴、大马路时尚轴、南京火车西站再生文化轴和滨江创业生活轴。
        下关滨江规划既小心呵护了山水资源,也解放了滨江开发。设计蓝图中,从中山码头到老江口长达1公里左右的长江岸线边,20多个“诸侯割据”的码头将由封闭转向开放,并建成统一、宽阔的观江平台,下面行车,上面行人。在这条观江平台的背后,“江、桥、楼、山”呼应,形成跌宕起伏的滨江天际线。狮子山西望长江的大马路两侧,利用这一带丰富的近代建筑遗存,开发适合步行的、休闲的民国风情街。下关众多的近代工业遗存也将保存下来,打造为工业地景公园、“滨江创业SOHO区”,创意文化园……
        滨江地块整体开发,分布实施,为的是使这张“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繁华和怀旧,时尚又古朴,壮阔而精致,这些经典的元素都将融入下关滨江。再用三五年时间,南京将再现一个新滨江。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