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境筑:以人为中心的建筑

境筑:以人为中心的建筑

点击: 30460 次 来源: 文汇报 时间: 2010-08-31

  “境筑,就是用有创意的行为,让城市与人发生更好的互动。”上周六上午,世界500强企业AECOM集团中国区总裁乔全生走进第34期文汇讲堂,以实例评析了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过程性”问题,并鲜明地指出,建筑对城市而言并非只是物质环境的构筑,更是对文化氛围及意境的创造,其目的在于拉近城市与人的距离。这是我们今后追求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的科学观念。

  具有中西方专业背景,在国内外有大量城市设计和建筑实践的乔全生指出,如果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半段经济发展追求的是一种量的提升,后半段则应偏向质的改观。从长远利益来看,“以人为本”的境筑才是更符合未来走向的。
  乔全生推崇的境筑有两层涵义,一是环境,一是意境。它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构筑,更是对生态环境的追求,对可感触的生存空间的创造。而这种空间则是为了让城市变得可触摸,让城市与人互动起来。换言之,境筑就是“以人为本”的建筑。结合苏州金鸡湖案例,乔全生展示了将人的生活融入设计,让设计实现“以人为本”,与整体环境完美融合的建筑理念。
  作为美国建筑师学会会员,乔全生思考的远远超出建筑本身。他指出,改革开放30年,快速的基础设施发展使得我国形成一种对库哈斯式建筑的膜拜,即追求超大规模的标志性建筑。他认为,这一现象的直接结果就是“面子工程”层出不穷,本有风貌的城市反而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而与人口快速城市化相伴的则是一系列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贫富差距等问题。
  同时,作为房地产事业的直接载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建筑业与GDP发展水平不可分割。高投入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评价体系。然而,2010年世界经济学人评选全球十大宜居城市,经济学论坛评选全球最具竞争力经济体,基础建筑设施只是其中十多个条件中的一个,乔全生希望全社会能更快更全面地意识到,如果过多依靠基础设施建设,而不是一个能与人产生关系的城市,是谈不上竞争力的。他说,“未来我国城市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社会各界人士,设计师、学院派、政府、房地产商、媒体和民众共同努力。”
  同济大学城规学院景观学系系主任刘滨谊教授,作为对话嘉宾,对乔全生的观点进行了分享与交流。他认为,今天的城市发展多指城市中心区,但在未来30年、60年,甚至100年内,城乡结合部将会是城市发展具有后劲的推动力。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