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华西骑楼街整饰一新
中山六路,一栋骑楼的满洲窗色彩斑斓
八和会馆,时尚跑酷一族和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相映成趣
新河浦,孩子们在老洋楼前嬉戏
福地巷内,街坊正在悠闲地遛鸟
这座老洋楼的细节很耐看
骑楼大屋说不尽西关繁华 洋楼别墅述不完东山风情
穿过遮风挡雨的骑楼街,来到最负盛名的西关大屋片区。脚下是麻石路,两边是一间间西关大屋。吊脚门、青砖、瓦背顶、木趟栊,一一映入眼帘。街外车水马龙,街巷内却是一片幽静,老人在家门前乘凉聊天,孩子在树荫下玩耍,如世外桃源。
西关有骑楼、大屋、麻石路,东山则有教堂、小洋楼。千年羊城传统建筑看不尽,背后故事更是引人入胜。
骑楼街:万国建筑“博物馆”
夏日走在人民路街头,突然下起大雨,“好彩有骑楼,翻风落雨都不怕!”躲在“骑楼”下卖报的阿姨道出路人心声,骑楼比屋檐宽阔得多,不用抢位也不会淋湿。
广州最好的骑楼街不在北京路也不在上下九,恰恰在人民路上:这里南接著名的十三行,一直为广州重要的商街,路两边皆为年代久远的骑楼,上为居民住宅,下为商铺,连成一体,从南到北,骑楼相接,从廊中穿过十分方便。
更重要的是,人民路骑楼街的建筑汇集了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风格,既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英美风格建筑、五六十年代的苏式建筑,也有七八十年代的水刷石和马赛克立面建筑,是名副其实的“活”的建筑博物馆。
很多老人家都知道骑楼是广州的特色建筑,却不知道原来骑楼也是“舶来品”。广州的骑楼主要是从印度等原英国殖民地和原葡萄牙殖民地引进过来的。上世纪30年代陈济棠时期,广州大搞市政建设,出现了很多引进西方理念的建筑,人民路上的骑楼出现了“繁荣时期”。
人民南路上的骑楼,综合仿效多种西洋风格,可以找到古罗马建筑、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哥特式建筑等多种风格,也因此被称为“折中主义”、“集仿主义”,甚至“新古典主义”。
在人民中路,骑楼走的是“中西结合”路线,出现了楼上有中式小凉亭、琉璃瓦等中国古典建筑特色的骑楼。
据了解,以前兴建骑楼时,政府对骑楼的柱子高度、柱子之间的宽度、柱子与商铺之间的深度,以及骑楼与道路的距离、骑楼的高度都有统一规定,但骑楼要建成什么风格、用什么材料,都由业主自己决定,这就造就了如今人民路上骑楼风格各异,但又成行成市、相连成廊的特色。
骑楼同时也是骑楼主人的财力和风格的反映。财力雄厚的,修建的骑楼高档,有气势。当时甚至出现了在骑楼上使用上海外滩生产的一种非常高档的石材,类似现在的仿石材料。
新河浦:老洋楼风华依旧
下了海印桥转入新河浦路,记者感觉就像是进入了世外桃源。东山老别墅基本保持了原来的面貌,从古色古香的东山口一路走过来,就像回到了若干年前老广州的富人区。新河浦民居的建造者多是上世纪中期的归国华侨,这些民居大多结合了中西文化风格,特别是红砖墙和柱式门廊,带有浓厚的西洋古典特色。
新河浦的大多数别墅都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清水红砖墙、民国水刷石、西洋风格为主要建筑特色,其中西合璧的风格,也是岭南多元文化兼收并蓄的“活化石”。
除了建筑特色,新河浦别墅还因为名人云集,而具备独特的历史韵味,这里住过不少名人,包括民国时代国共两党的著名人物,比如毛泽东和廖仲恺;这里还曾见证过不少历史事件,如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据统计,除“中共三大”会址这一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外,这里还有7处市级文化保护单位。此外,区内还有485栋历史保护建筑。
新河浦老别墅不少已人去楼空,为数不多的可流通物业也极少进入市场。相比现在的各式豪宅,这些老别墅在新一代“金领”看来已经落伍,但浑然天成的林荫道和带着历史沧桑的老别墅,依然留给人太多的遐想回忆空间。
至今还有一些归国的海外老侨胞,出于对祖辈在东山居住的眷恋之情,以及对新河浦那份清幽安静的喜爱,希望在这里落叶归根。
二手市场上,也偶尔有投资客采用翻新转手的方法重新包装这些老别墅。之前就曾有一栋近300平方米的50年楼龄老别墅,全屋翻新后被一对华侨夫妇以220万元的价钱买下。
新河浦“五大侨园”
新河浦一带有“五大侨园”,每栋都有一段古。
中共三大会址广场对面有一栋红砖楼上明显刻有“1922”字样,这栋楼就是逵园(恤孤院路9号)。据说当年中共三大会址隐蔽,毛泽东等就以这栋楼为地标记认。
春园(新河浦路24号)是中共三大的代表住过的地方,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就在此住过,现为博物馆。
简园(培正路13号)和明园(培正路12、14、16号)在一个大斜坡上,米黄色的墙颇有欧陆风情,配上红色的杜鹃花,明艳得很。
隅园(寺贝通津42号)在寺贝通津,基督教堂的后面,独自成趣。
简园旁边的慎园也别具风情。它的外墙是意大利式的,还有造型典雅的科斯林柱。据说主人要告诫自己为人处世要谨慎低调,故取名慎园。
西关大屋:岭南古韵原汁原味
领略岭南文化一定要到西关,到了西关一定要看“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这一带建造的“豪宅”,如今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一带均能看到。
从外至内,西关大屋的每一部分都颇有讲究。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西关大屋最典型的就是青砖石脚的外立面。据说这些青砖产于东莞及清远一带,色泽以似碧玉者为贵。讲究的西关大屋青砖可以经数百年不磨蚀,砖缝之间连刀片也插不进去。而石脚从地面算起高7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越高就越显身家富贵。
西关大屋的门廊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为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
西关大屋的结构可以用“三间两廊”形容:正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与妻子居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池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垃圾等多种功能。
耀华大街是如今保存最好的西关大屋片区之一。据当地老人家称,其中有不少是名人故居。如耀华大街30号,据介绍是南海横江名人黄詠雩的故居,上世纪30年代他曾居住于此。如今屋子完好如初,雕花门柱上还写有“大利华批荡,合昌隆建筑”的字样。
根据历史资料显示,黄詠雩在民初已担任广州粮食商会会长。他和父亲一起支持国民革命,捐助粮食支援东征、北伐而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和嘉奖。在省港大罢工的年月,为防止广州出现断粮,他主动请求批准运粮船入广州,为罢工委员会分忧。
如今的西关大屋还有不少为华侨祖屋。如耀华大街12号,原是香港一位督察凌剑刚先生的祖屋,凌剑刚的姑母过去就生活在耀华大街,晚年身体一直不太好,多亏了左邻右舍的悉心照顾,凌剑刚为此一直很感激。于是在其姑母过世之后,就将自家的祖屋无偿捐献给街道,现在是“文昌邻舍康龄社区服务中心”。
麻石街:“哒哒哒”的街坊回忆
高低不平、穿着木屐踩在上面会发出“哒哒哒”响声的麻石街,在广州老街坊的心目中极具分量。
状元坊、清水濠、书坊街、海味街……如果你仔细寻找,就可发现城内幸存的多条“麻石街”。
在海珠中路,玉带濠与濠畔街之间的德兴里是一条由麻石铺成的小巷,约20米长,刻有巷名的三字麻石保存完好。龙津东路同样保留着麻石街面,还有刻着“汇龙北约”、“汇龙里”的两块麻石。连接诗书路与海珠中路的七株榕街道,由于历史久远,麻石已被打磨得十分光滑。
“广州未有骑楼,已有麻石街巷;羊城未见马路,满城尽是麻石街。”从小就在七株榕长大的陈伯说,以前没有空调时,街坊茶余饭后最喜欢聚在麻石街上乘凉,麻石透水力强,下大雨后也不会“水浸街”。“晚上大家三五成群聚在小巷内,大人躺在沙滩椅上聊天,小孩子就在旁边嬉戏玩耍,极具人情味。”
最近,有街坊在网上发起了“最具人气麻石街”的评选活动。志愿者陆续为“资源库”补充了不少“麻石街”的历史,如:与粤剧发展有密切联系的魁巷、与科举制度有关的流水井街、鲁迅先生曾开办过书店的芳草街等等。
诗书街道办事处也搜集了不少麻石街的典故。如“福地巷”为明才子伦文叙住过的地方,他自少聪明伶俐,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高中状元。“七株榕”则如其名,是以七株大榕树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