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后,广迎天下客的上海世博会,不仅让身为东道主的中国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曾说过:“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两千多年后,广迎天下客的上海世博会,不仅让身为东道主的中国人不亦乐乎,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国际友人,同样是件赏心乐事。他们有的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上海;有的,则在世博会上找到了人类共同关注话题的答案。
世博会德国馆设计师魏悉理这样描述上海世博会:“这里能看到‘最中国’的东西,同时,也能看到‘最跨国界’的东西,这是世博会令我着迷的原因。”
“世博如同文化过山车,它让游客在短时间内浏览各国的风土人情。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和过山车带来的感官刺激很相像。”这是美国哈佛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学生万姗对世博会的第一印象。在不少老外眼里,上海世博会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全面了解中国的又一次机会。来自日本的齐藤一家5月初飞抵上海,从机场直奔世博园。齐藤太太说,他们早在两年前就计划来看世博,因为“没有什么比世博更能全方位了解真实的中国”。
许多老外将中国馆作为“必经站”。来自加拿大的小伙子亚当从事哲学研究,他说,作为外国人,最想看到中国的软文化,即除了美食和功夫之外的东西。从中国馆出来,亚当说他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答,答案就隐藏在活龙活现的清明上河图中,也隐藏在展现中国家庭生活的多媒体短剧《同一屋檐下》中,更隐藏在每个耐心排队的游客身上。
“中国和上海,全世界几乎无人不知,但不可否认其中存在误解和偏见。因此,要吸引外国人都来实地看一看。世博会,是个很好的机会。”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董事局成员顾桥博士如此评价。
“天下大同”之美
如果说以中国馆为代表的 “中国元素”,是让外国参观者对世博会倍感新奇的原因;那么本届世博会对于绿色、低碳等理念的演绎,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士,找到了认同和共鸣。
哈佛学生万姗,至今对信息通信馆的“梦想收集器”印象深刻。通过手持移动终端,游客可以感受未来社会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人可以和冰箱“对话”、控制自己体内的纳米机器人准确到达病灶……万姗还和馆内工作人员探讨了未来信息技术有可能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中国年轻人和我们一样,也在关注科技如何改变未来生活。”万姗在她的世博游记中写道。
在过去的3个月里,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一起在英国零碳馆触摸未来节能建筑的雏形,在丹麦馆体验自行车出行在未来城市的可能性,在日本馆感受“会呼吸的墙”……德国歌德学院秘书长康纳普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商品进出口只是初级阶段,不同国家的人们围绕共同的问题进行想象和讨论,就成了一种“天下大同”的美,这也让他忍不住一次次往世博园跑。
世博无形“财富”
除了游客,参与世博会筹办的“老外”,更是对它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因为,正是有了世博,他们在事业上获得了先机和优势。德国馆设计师魏悉理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德国石凯建筑设计公司在欧洲小有名气,先后为奥迪汽车、三星电子等知名品牌做过设计,但设计世博会德国馆,是他们接下的第一笔大单。
魏悉理解释,大单之“大”,不在于赚到多少利润。对公司来说,参与世博是打开中国市场的一张名片;对个人来说,设计德国馆中运用的诸多新理念,也为今后事业开辟了全新方向。
“我设计的德国馆,有许多公共空间供人休闲避暑,我想以此呼应世博主题,让人在城市中生活得更加舒适。这一过程中,我的设计理念得到不断更新,这是世博给我的财富。”魏悉理说。
这样无形的财富仍在不断挖掘中。上海有关部门一项关于 “外籍人士眼中的上海世博会”专题调研显示,在世博会上寻找在中国的商业机会,是外籍人士尤其欧美人士参加世博会的主要目的,比例占全部外国参观者的27%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