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人文美学课 | 2天9位师者8个主题1场对谈:关于人文艺术他们说了什么

人文美学课 | 2天9位师者8个主题1场对谈:关于人文艺术他们说了什么

点击: 35418 次 来源: 时间: 2019-08-22

 

8月21日 九、十期 | 课堂回顾

 

8月20日,我们分别从中国美术史、当代艺术机构、当代艺术、诗歌、音乐开启了一天的人文课堂,8月21日则正式进入以唐代文化与审美为主的专题研修课及当代艺术观察、对话现场。上午,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郑岩老师以《另眼看文物》为题,从他与女儿共同创作的书籍《年方六千》说起,如同书里的一句话“6000年前还算年轻,在爸爸的文字中,在女儿的画笔下,文物继续生长”,继续生长的意思是我们不把文物看成历史上一个大戏演完以后扔在舞台上的道具,不把历史看成死亡的东西,不把文物看成死亡遗体的残骸,我们觉得文化仍然在生长,我们都可以和它产生关系,产生关系就变得年轻了

课程方向:文物考古与美术史

主题:《另眼看文物——从“年方六千”说起》

地点:三里屯CHAO

师者:郑岩(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

 

师者语录:

“今天谈古籍是非常重要的课题,跟前沿的、高端的学术研究关系非常密切的。有人会把它看成一个对立的东西,或者是完全不相干,还有的学者做专业研究就不愿意做古籍,其实我个人觉得古籍更难,当一个东西要写得人家愿意看,就不能浅入浅出,必须深入浅出,只有到一定积累以后,还要在学术研究过程当中,你个人的想象力,你的诗性,你其他的光环没有完全被磨掉的前提下才能做古籍的研究,这是完全不容易的。

最朴素的问题也是最深刻的。所以什么叫前沿?一个学术研究走到最前沿的时候,对真理追求往往是最朴素的东西。比如说小孩突然问为什么商代的青铜器是方的?本来是喝酒的杯子为什么是方形的?我们没有研究过,我们可能注意过商代方的比较多,西周圆的比较多,他说方的东西怎么喝水?我们没有考虑过,如果你写一篇文章回答为什么商代那么多方的器物,这一定是最前沿的一篇研究。当我用一种朴素的语言,用一种通俗的语言把问题说出来的时候,我也许触及了一个在学术当中根本没有触及过的东西。”

                                                                                                                                                                                                                   ——郑岩

通过“细读”一件件中国古代文物,体验中国历史的艺术形状。并将自身家庭三代与为文化传承有机的结合,郑岩老师让我们知道文物从始至终都有其生命与生长。接下来的电影美术指导陆苇老师,继续带我们卧游盛唐,以《妖猫传》为线索,为我们讲述从电影美术到视觉空间艺术的演变:一个时代过去以后,它一定会跟我们产生一种距离感,而因为这种距离感,当我们要真正去体验它或者是要对它进行“审美”的时候,其实是有障碍的,因为有很多东西其实并不符合我们现代人的审美。所以说我们去理解一个时代或者说是理解一个时代的风格,我们是要找到哪些东西是可以启发到我们?哪些东西是可以引导我们对于美、对于艺术有更深入的认知。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