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成都计划」带来的思考和借鉴

2016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成都计划」带来的思考和借鉴

点击: 31321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6-06-16

「再营造」 国际设计论坛——从城市和乡野两个角度深入探讨“我们还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

开幕当天的「再营造」国际设计论坛在特隆馆花园举行。论坛集中了近年来世界建筑行业以及创意产业中顶尖的实践者。中国建筑师:家琨事务所创始人刘家琨、MAD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马岩松、非常建筑创始人张永和,国际建筑师:KKAA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Kengo Kuma、威尼斯建筑大学荣誉校长Marino Folin、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联合创始人Patrik Schumacher、MVRDV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Winy Maas,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以及Georg Jensen董事长兼创意总监David Chu都在本次论坛中带来了他们对于城市建设与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最新思考与案例讲解。论坛以迅猛的中国城市及环境变迁为蓝本和讨论的起点,放眼世界的都市和乡村,展开了一场有关未来设计与人类命运的深度讨论,共同探讨了城市的重生、再造和乡野的自然资源游历开发等可持续发展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未来理想生活的概念与可能。

左起:论坛嘉宾Patrik Schumacher、Winy Maas、张永和

扎哈·哈迪德事务所联合创始人Patrik Schumacher在论坛发言中表示现代化、全球化进程在包括中国的亚洲国家营造了各种机遇,而相关国家民众的生活质量却在下降,因此也相伴而生了一种失落感。尤其城市环境不仅受各类污染的侵害而失去美感,城市在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引擎的角色也使其缺乏特性。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筑设计既不能与周遭环境脱离,也需要融于自然。如何将秩序、美、优雅引入高度密集的城市环境因此变得尤为重要。

MVRDV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Winy Maas也分享了他的体悟:在密集的城市里需要一定程度的“留白”。他认为景致本身并无矛盾之处,所需关注的应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维持原有的景观并向更纵深之处延展。此外,在城市之外所做的一切应该是无形的。不仅在中国,在欧洲也是如此,与十数年之前相比,现在只有几处山顶可谓是纯粹的自然风光,而其他都大抵泯然于兴旺发达的旅游业中。中国或许可以从欧洲的经历中汲取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非常建筑创始人张永和也谈到了中国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城市的巨大变迁。城市作为生产的引擎,其发展长期是与GDP增速密切相关,而现今重心更多是放在重建城市,提高其宜居性上。他指出现在有很多城市,比如北京,仍不能称作宜居的地方。因此,随着经济结调整,城市空间结构也需调整,发展城市文化、培育创意性产业,让更多城市转变为更为宜居的地方。

左起:论坛嘉宾David Chu、Marino Folin、刘家琨

在诸如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中建成了很多巨型城市,时代也赋予当下城市生活独有的特性。如Georg Jensen董事长兼创意总监David Chu所言,科技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纽约客,他也几乎游遍世界上各主要城市,欣赏各种不同文化,在他看来,建筑理应是具有多元性,不同城市在建筑语言上因其历史回溯方面的差异理应各有千秋。

威尼斯建筑大学荣誉校长Marino Folin发言中提及了未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包括自然资源的稀薄、仍然存在的贫困人口难题以及财政资源的削减而导致无法有效应对。在经济增长放缓的中国,这意味着城市内大规模的干预将变得更加艰难。

家琨事务所创始人刘家琨更是以生动的口吻精辟总结了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在他看来,非洲草原上白蚁建成的诸多蚁穴,就白蚁而言是它们自己的王国,其外则是自然界,而在更高一层的生命比如人的眼里,蚁穴和草原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同理,在比人更高一级的生命看来,城市、乡村也都可以看作是自然的一部分,城市也即是人类的蚁穴。

左起:论坛嘉宾Kengo Kuma、马岩松、欧阳应霁

建筑也不仅是城市性问题,更逐渐扩展到乡村地区。KKAA 建筑事务所创始人Kengo Kuma毫不掩饰他对于中国乡村环境的喜爱,以及对于乡村建筑的偏好。

然而不同于城市建筑,对于建筑设计师而言,在乡村的重建可能表面上更回归自然,但是却往往涉及包括伦理在内的多方面问题。如刘家琨所言,城里建筑师降临乡村,在设计语言风格、建筑学技巧上无疑有所优势,然而却可能因其居高临下的处事方式自我沉湎,而忽略当地人真正诉求。

MAD 建筑事务所联合创始人马岩松则坚持城乡二元不应混为一谈。他认为城市与乡村应该是泾渭分明,对于建筑师而言,大多在讨论城市相关的话题,诸如交通、污染等等,但是许多建筑师对于乡村相关命题也热衷起来。如果仅从概念而言,我们可以去乡村建立博物馆亦或奢华酒店,但是如果仅是重建乡村使其宜居,无疑是很有挑战性的。对于居住于乡间的人而言,他们所讨论的生活、自然以及周遭环境与都市客所谈论的存有相当大的差异。在他看来,建筑更着重在关切城市议题。

美食家、跨媒体创作人欧阳应霁把工作范围聚焦在全球及本土饮食及文化内容的整理和探索上,他认为食物是连接世界的一种方式,食物、生活、艺术、设计是贯通连接的,并没有界限。

 论坛嘉宾留影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