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1314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6-05-10
燎原的创作精神:
被大火浩劫后的草原,其实自有其重生的方式,在设计领域中,我们试图摆脱被冠上风格之名的包袱,不惜冲撞旣有的体制,只为让人们更了解建筑的本质。当今困难的设计环境中,期盼唤醒自己的灵魂,不随波逐流。
台湾设计界一直被所谓的现代 / 新古典 / 极简 / 美式风格所禁锢,看不清与生俱有的设计本质。透过这次燎原的主题,我们脱去风格名相的外衣,没有风格或许才是真正的风格。我们要找回自己,用烧掉一切化为灰烬的意象,象征置之死地而后生,寻求创新的设计理念,烧尽扭曲的形式,留下真诚的意义。在当今资源越来越匮乏的情况下,我们不必抱怨缺少什么,而应回过头来检讨堆砌是否过度…。
陈正晨(晨室空间设计 设计总监):
身为一位设计师,有时候被媒体或报章杂志过度包装,进而影响到自己去思考该站在什么角度或位置上来为设计发言,甚至为了满足民众对于设计师的想象而影响到穿着、打扮,包括设计风格也如此,期待这些繁琐无谓的自我设限有一天能离我远去。或许是建筑背景使然,让我的思考层面与一般人不同,关于风格这件事情,从不认为能够透过简单的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这次有机会参与台湾室内设计周的主题活动,非常荣幸,当初接到通知时,第一个想法是别期待展览为我们做什么,而是要问自己要怎么去改变这次展览?在国外,为期三天的时尚周可以决定一季的服饰潮流,台湾呢?我们的建材展就像是一个花园夜市,只着重卖东西,实在非常吊诡,因此我们五位设计师策划燎原主题展,希望藉此传达我们的看法。
消费者喜欢讨论设计风格,其实风格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后的精神何在?大家总习惯以风格来划分你我,例如我不喜欢穿西装,不过去很多地方不得不穿西装,就会让我浑身不自在,转换到设计上,如果今天进行一个设计案,但受到很多限制,那么设计过程就会很不开心,曾经有业主以他想象中的模式来限制我的设计,最后作品虽然完成,但我对它是彻底无感的,我也不认为这样子有帮助到业主,媒体爱给空间下定义:古典、新古典、极简、现代、乡村…,我不可能全都熟悉,但就像一套不合身的西装,有时候非得硬穿着,因此希望透过「燎原」促使大家去思考我们真的要这样做吗?不能做别的事情吗?每个人都要穿一样的衣服?难道无法裸体或刺青,彻底脱下所有伪装,找回真正想过的生活?唯有当类似的思考逻辑延伸到设计面,才有可能对社会造成影响。
不管是燎原或其他的案子,近来我一直尝试改变思维及设计模式,我建议设计系的学生或准备从事室内设计业的年轻人们,不要太去在意切割或垂直水平,或是任何你觉得做了这些就会跟设计扯上关系的东西,因为它们都只是手法跟花招而已,如果没有自己的想法贯穿其中,那么就无法答复别人为何如此设计,这种设计其实是失败的。
协会原本要我找二十位设计师共同规划一个3 x 3的街廓模型,但我认为这样一来活动背后的意义无法被突显,不如选定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然后由我们五位设计师执行,我们讨论了四个星期,终于确认主题,期待透过图像、模型或真正规划出的空间,进一步诠释我们的想法、概念与态度。大家可以在展场记录中听到我们针对设计议论、沟通、争执,并在意见不同的状况下,相互激荡出的创意火花,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期待「燎原」所引起的效应能够一直持续下去,进而慢慢改变设计生态,当然不敢说我们五位设计师的影响力有多大,但至少我们踏出了第一步,就像往湖面投下一颗石头,虽然无法出现翻腾的浪花,不过希望造成阵阵涟漪,以吸引众人注意,让社会大众开始思考这方面的议题,也藉此强化台湾的设计能量,希望每位设计师都能走出自己的道路,大家一起让台湾设计在未来更具有可看性。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