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0377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6-03-29
“家•重建”论坛活动于2016年3月22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建筑与室内设计师网携手上海国际建筑师大会打造的,希望通过“家•重建”这个话题来透视设计师对未来家的设计思考及无限的可能性,为室内设计在未来发展中提出更多的问题和设想。
莅临本场论坛的大咖有著名的建筑师与室内设计师王平仲先生、BLUE建筑事务所合作创始人及设计总监青山周平先生、上海穆哈地设计咨询总监颜呈勋先生、跨界协同策展人及太火鸟智居生活美学板块创始人何根祥先生、空间里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及设计总监王少榕先生、UDstudio设计总监李诚默女士。
“家•重建”_王平仲
王平仲先生把“家•重建”分成了“家”和“重建”两个部分来与大家分享。王平仲先生以提问的方式开启了长达一整天的论坛。
关于“家”: “什么是家?”对于王平仲先生而言,他在哪里哪里就是家。当他在设计自己的家时,他说其实是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无论是自己的家还是业主的家,只要站在那里就可以感受到这家人当时的整个生活。房子可以留下很多痕迹,而根据这些痕迹就可以想象到业主是怎么样在这个空间中生活的。
关于“重建”:“你对家的认知是什么?”对于一个家的重建其实就是在经过多次考虑之后,问问自己真的要什么?而在问这个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重建的过程。每个人如果都记得为什么要改造这个房子,那么就会更加珍惜现在每个空间。
我们现代人怎么定义“家”这件事情?你心目中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你客户的“家”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怎么做“家”的设计?诸如此类的问题,足以说明“家”的设计是太难太难的一种设计。除非设计师真的用心看到对方的需求是什么,不然我们在做的每一套房子,都只是样板房。充满了个性需求的现代社会其实不需要样板房,所以,“家”的设计解决之道就是回归初心做设计。
“家—城市、自然、生活”-青山周平
青山周平先生在主题演讲中提到他对家的理解: “家”应该是开放的环境,应该对城市开放、对自然开放。设计师在设计“家”的时候都是在生活的基础上设计。
在设计一个家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空间的一部分和周围其他人的生活重叠在一起,在那个地方自然地发生交流。也可以把部分空间留给自然,让他变成一个跟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空间。甚至还可以让开放空间和城市融合在一起。这种生活空间和自然的空间,还有城市空间的融合是青山周平先生理想中家和城市的状态。现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慢慢发生了改变,现在更多的人在家里工作,或者通过通过微信、邮件、系统在咖啡厅工作。有可能因为一些设计,将来我们的生活空间和工作空间,以及和别人交流的空间,可以慢慢还原到最初的状态。现在的城市都要容纳更多的人,产生更高的人口密度。我希望城市可以保留它有故事的老房子,留下一些城市的印记。
“科技和改造”-颜呈勋
颜呈勋先生与我们分享“科技和改造”的话题,科技,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空间设计中,设计师不断地利用科技创新,来实现业主的生活需求,帮助业主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而不只是单纯地帮他们做室内空间规划。所以设计师们需要不断地研究怎么把科技融入到项目中。设计师除了帮助实现家的改造,同时也可以通过创新和探索,在不断变化的大城市里找回设计的乐趣。
颜呈勋先生还特别提出了设计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几点:第一,灵感只是设计过程的一小部分。第二,设计是反复的,这是一个在做出来之后反复修改的过程。第三,设计过程常常会失败的,不管哪个设计师都有失败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如何把风险变得可控。第四,研发其实是实现成功设计的一部分。第五,设计师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不仅要完成业主给我们的空间改造任务,还要不断通过科技创新努力提升业主生活品质。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