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必须有Sense of Place
张工认为,在采用任何设计手法之前,好的设计师都会注重Sense of Place 的创造,因为这才是设计的重中之重!各种设计因素都有意义并且在自己应有的位置,从而给使用者带来有意义的结果。尽管设计师常常会有发挥创作激情的冲动,热衷表现胸臆的涌动,但功力深厚的设计师会把这一切都融入到Sense of Place 中去,使作品浑然一体并且具有意义。
设计师应该有整体大设计的观念,他说,当建筑空间的设置已成为特色生活的某种反射时,室内设计即成为各种情趣的进一步呈现和延伸,并最终营造出特色生活的环境和氛围。在室内建筑设计过程中,空间内的各种元素会按照整体的理念,依据空间的功能设置和室内的情趣需求落实到空间的各个角落。一个和谐的、有目的设计整体,会让身处其中的人不太留意于设计的笔触和痕迹,其结果仿佛是处处有意而处处无痕。
北京西苑饭店宴会前厅。
建筑设计要对公众负责
很少人了解,张工从小就学习绘画。作画时,他甚至会沉迷到不休不眠。现在稍空时,还会偶尔过过画瘾。遗憾的是在当时情况下,他选择了从事建筑设计行业。但他的这种遗憾又是建筑设计行业的一种幸运,多了一位有眼光的设计师。
在艺术中浸染许久的张工,身上依然带有艺术家的影子。虽然他钟爱艺术,但同时也洞悉艺术和建筑设计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差别。张工认为,艺术和建筑设计的创作都是痛苦的过程。但不同的是,纯艺术可以是艺术家只对自己负责,而建筑设计影响的不是设计师自身,影响的是使用者、城市或更广泛的环境,建筑必须对公众负责。可以说,从艺术的角度观察建筑设计没问题,但不能把建筑设计当做艺术来对待。因为,建筑设计可以破坏功能、城市、环境和人的心情。因此,在城市中,设计需要真正地作为城市规划的有利因素,善待城市,成为城市肌理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反城市的自我展示。这个问题正是目前业界面临的严重问题。
其实,设计要对公众负责,也是回到设计的初衷——设计始终要从生活出发而创造生活,进而要利于城市环境的和谐,这也是张工在谈话中一再强调的。设计师必须要有大设计的观念,这样的设计师才能做出负责的设计。
北京建国饭店大堂。
北京建国饭店大堂。
酒店设计核心是把握酒店定位
张工做了很多的酒店设计,被人称为酒店设计专家,自然对酒店设计有自己的见解。公众属性和临时使用这两点是考虑与酒店设计所有相关问题的基本点,由此延伸并演绎出酒店的物理特性和心理特性。酒店是一个公众场所,设计师面对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所有的空间规划及其设施和陈列都要考虑到它的合理性、使用的方便性以及客人的感受等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在酒店共性的基础上,不同的酒店有不同的定位,而酒店设计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要精准地把握酒店的定位。不同的地区、品牌以及不同的酒店类型对设计的要求不同,这不仅仅反映在品格上和质量上,还反映在酒店的功能和经营模式上,从而给客人带来一个完整的生活经历的定位。因此,酒店设计一开始就要牢牢把握酒店的定位。
张工及其设计事物所秉承的设计原则和核心是:诠释酒店的真实内涵和意义,精准地把握一个既定的酒店定位、坚持追求并最终落实。当然,优秀的设计师还要既能把握定位又可以把自己的理念和创意发挥到其中。美达麦斯的设计师们从设计开始就会反复研究酒店的定位协调酒店管理公司和业主的要求,把酒店管理公司和业主带入到设计师的设计程序之中。
北京西苑饭店标准房。
北京建国饭店前台。
“中产”酒店是未来酒店的发展动力
从事酒店设计工作,使张工对生活的另外一些层面有更多的了解和享受,也带给他很多体会。他说,无论是从使用者的角度去享用酒店,还是从设计师的角度去创造酒店,都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张工坦言,享受魅力生活是他从事酒店设计带来的最大收获。
中国的酒店设计业发展可以说是蒸蒸日上,但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呢?张工认为未来酒店的发展趋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多元化、个性化,以及豪华型、主题型和精品型酒店的相互融合;设计更加体现地域文化,新科技元素越来越多运用到酒店设计中。同时应该认识到,一定的时间和区域范围内的市场条件与酒店设计的趋势相互作用。一个市场敏感型的设计作品,反映了区域内当时的市场需求;一个市场提前型设计作品,反映的是区域外已经存在、区域内短期将有的市场需求;而一个市场引导型设计作品,它通过对未来酒店某种生活方式的引领来创造市场的需求。他特意指出,未来酒店中将发展出一批酒店,它们是位于四星和五星之间的一批酒店,或可称之为酒店中的“中产阶级”,这将是未来酒店发展的中坚力量。这批酒店,既不同于五星级酒店也不同于快捷酒店,他们中无论是商务酒店和度假酒店都有自己独特的追求。这些酒店的建筑体量是精简的,但功能是适合的。这些酒店的建筑和室内空间设计,不强调材料的本身价值,但强调对材料的贴切使用。
谈到精品酒店时,他意味深长地说,不应该只关注精品酒店的设计本身,不要误解精品只是设计问题,其实精品是一种“态度”、是精致生活历程的积淀,应该关注“态度”、以高境界引导理念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