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师选助手 » 2013对话选手 »范凯凯:设计师要“专业”才称职

范凯凯:设计师要“专业”才称职

点击: 30971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3-07-04

    采访对象:德坚设计 设计师

    范凯凯通过参加“大师选助手”获得了在设计大师陈德坚身边学习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范凯凯对“专业”二字有深刻的感悟。她认为:一个设计师只有是专业的才是称职的。这种专业需要海量的学习、纯熟的技法,也需要敏感的观察与经验的沉淀。

 

    ID-CHINA:当初是通过什么途径找到“大师选助手”活动的?参赛的目的是什么?

    范凯凯:我通过朋友了解到“大师选助手”活动。参加这个活动,我希望在竞争中检验自己的水平,在交流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我当时的想法是:表现的好是个舞台,表现的不好,也是个自我提升的机会。

    ID-CHINA:你是如何定义理想中的设计工作的?

    范凯凯:理想的工作在我看来也就是理想的生活,有能力处理好感性与理性的矛盾,有能力处理个人与团队的矛盾。能感性打开任何的门,又能理性的一扇扇关上,只择最优。设计像是造梦,而完成设计就象圆梦。有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有严谨的细节把握,有个专业的团队配合,有个专注的自己坚持。工作与作品都能体现这种张力与和谐,音乐之美与数学之美浑然一体的这种状态,接近我的理想。

    ID-CHINA:在“大师选助手”活动中获奖对你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

    范凯凯:工作的影响我暂时无法把握,一些情况可能是因果关系也可能只是相关性。所以,我先不下判断。生活的影响倒比较明显,粤菜粤语粤人粤地,我都在慢慢的习惯,新的生活空间,新的生活方式,这对于我来说是极大的改变。

    ID-CHINA:现在你所在的公司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是否与你的想法一致?

    范凯凯:KCA并不存在一个僵化的设计理念,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我想它的核心是专业。室内设计做为一项服务,一个专业的团队要能满足形形色色的的审美与需求,别痴迷什么风格,更别说是风尚。我们统称为都市风的设计,用的是一种演化的眼光,在种种人类文明沉淀中提炼出最优的内核,引导、服务目标人群特定的审美。这在某程度也是对这个时代的这个城市的种种思绪的一种记录,这需要开放的心态与扩展的思维,更湛深的技艺学习,更细微的生活观察缺一不可。这谓之专业。我接受这种价值观。

    ID-CHINA:在与大师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并积累了哪些不同的设计经验?

    范凯凯:俗话说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我非常荣幸能跟陈德坚大师学习。感谢ID-CHINA 给了我这个机会。因种种原因,我无法去KCA香港总部跟陈大师朝夕相处,感受他的言传身教。这大半年的工作我自己是视为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专业”两字。一个设计师只有是专业的才是称职的。这种专业需要海量的学习、纯熟的技法,需要敏感的观察与经验的沉淀。

    ID-CHINA:请说出你对“大师选助手”活动的期许。

    范凯凯: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活动,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人生要尽早规划,职业要尽早接受规范的训练,而“大师选助手”能帮到他们中的佼佼者。

    ID-CHINA:对于2013年参加 “大师选助手”的选手们有哪些好的建议?您认为参加“大师选助手”最重要的是什么?(心态、专业、激情还是?)

    范凯凯:在选择大师时,尽量选择审美、性情,人生观与价值观跟自己相近的大师。在选择前,尽量多去了解大师的作品、信息。能跟大师学习是个让人艳羡的机会。

    说到最重要,我当然认为是专业。所谓的好心态,很多时候是能力带来的自信、坚持,深度的了解自然会谦虚、热心。激情是一种助燃剂,它不是燃料本身,它注定是短暂的、狭隘的。它更多是一种潜意识里说不清道不明的冲动,它来得快去的也快,它更多是帮助你发挥,而不是本色展示足够好的自己。只有专业需要长期的对某领域的专注,这对意志力与智力都是考验,只有它能赢得真正的尊重。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