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让蒲公英在“种子圣殿”完美绽放

让蒲公英在“种子圣殿”完美绽放

点击: 30532 次 来源: 建筑时报 时间: 2010-06-19

         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参观人数超过300万的消息传到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集团上下一片欢腾。他们清晰地记得今年3月26日,世博会英国馆运营总监罗拉女士从该集团董事长笪鸿鹄先生手中接过钥匙时的一番话:“感谢苏中集团370天的辛勤工作,是你们使蒲公英在“种子圣殿”完美绽放”。

让蒲公英在“种子圣殿”完美绽放

      专题攻关,让概念创意成为可能
         2008年9月,江苏省苏中建设集团上海分公司接到邀请,与国内另外三家著名的特级施工企业一起参与世博会英国馆项目的资格预审。当时,英国馆的设计只是处于概念设计阶段,只有几张效果图。设计师只着重介绍了英国馆的实际理念和期望实现的效果,同时也把许多还没有考虑到的技术难题留给了大家。
         苏中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听取上海分公司的汇报后,对英国馆项目给予高度的重视。虽然当时双方还没有正式合作,甚至还没有开始投标,但集团公司领导当即决定抽调公司管理和技术骨干,成立英国馆前期项目部,开始对概念设计中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确定了“与业主一起工作,共同推动项目”的指导思想。如何让英方信任苏中有实力建成英国馆,经过多日的讨论,研究小组最后决定,专门制作一个球体的局部等比例全真模型以看到整个球体的实际效果。前期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在认真研究后,认为在本概念设计方案中木结构开孔以及在60686根透明亚克力杆中浇筑种子是两大技术难题。
         由于英国馆采用的是木结构,贯穿场馆内外的“触须”,实际上是60686根亚克力杆,每根亚克力杆长7.5米,而每根杆的方向和角度都不一样,并且亚克力杆要穿过木结构的内外两层木板。这就要求每根亚克力杆穿过的2层木板上的孔洞必须非常精确,否则根本无法实现英国馆的设计效果。数量庞大的孔洞必须通过建模来精确定位其开孔位置与角度,而开孔的允许误差仅0.5毫米。同时亚克力是常用的装饰材料,要将活的种子浇筑在亚克力杆中保证种子不变色且继续存活是又一个技术难题。
          面对这两个并不是常规的建筑技术问题,没有规范和经验可以参考,但又是英国馆“种子圣殿”的核心技术,如果不能解决,就意味着设计师的非凡创意和设计理念无法实现。为此,项目部随即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寻找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厂家和分包商,经过1个多月的努力,以及上百次的不同试验,最终圆满地解决技术难题。当苏中建设将制作好的小模型呈现在英国设计师眼前时,在一片惊讶声和赞叹声中,苏中建设的技术力量、攻关能力以及为业主主动服务的意识得到充分认可。业主当即决定,由苏中建设集团来承担英国馆工程局部模型制作的任务,在30天内按照工程后续实际采用的材料、实际尺寸制作一个3米乘3米的局部模型。
         业主委托制作模型的消息让大家非常兴奋,一个多月的辛苦努力没有白费。在高兴的同时大家也深感责任重大、困难重重。只有30天的时间,但局部模型的制作需要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包括节点的详细设计、原材料采购及定制、亚克力杆种子的浇筑、亚克力杆及铝管的组装、胶合梁的加工及预拼装、胶合板孔洞的建模及开孔、木结构的组装、亚克力杆与木结构的安装、LED灯安装调试等所有工作。这项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苏中建设集团英国馆项目部的建设者们没有退缩。他们跑遍整个上海,联系木结构协会中几十家会员单位,终于找到英国设计师提出的满足结构要求、具有APA环保认证、使用可再生林的木材。
         2008年12月,英国馆总代表伊恩·麦卡特尼、主设计师托马斯以及MACE公司项目总监菲利普如期前来上海“验收”英国馆模型。当他们看到苏中建设集团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深入领会设计理念并成功制作出模型,完全认可了苏中建设的技术实力和攻关能力。苏中建设集团在制作模型的同时,本着“与业主一起工作”的指导思想,积极协助英国业主方开展项目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帮助办理相关施工手续,组织协调主展馆方案的结构及评审。这些工作,都为后续英国馆项目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基础。
         2009年1月,基于苏中建设集团前期服务的出色表现,英国方面决定,工程不再进行招投标,直接选定苏中建设集团总承包。同时,为了有效控制总体进度及工程投资,双方一致决定采用国际通用的FIDIC设计施工总承包合同。这就意味着,苏中建设集团在英国馆项目上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按图施工”的承包商,更重要的是要负责项目的所有深化设计工作,去实现英国设计师的惊世创意。
           深化设计,填补我国重型木结构施工空白
          合同签订后,苏中建设集团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立即开始英国馆的各项深化设计工作。英国馆的设计创意是“来自英国的礼物”,这一构思将由主展馆以及周边的悬挑折板形成。整个工程的技术难点分别是重型木结构工作、亚克力杆的防水。
          作为“礼物”的主展馆,采用的是重型木结构形式。穿插在木结构上面的60686根亚克力杆以及包裹的铝管总重量达到1000多吨,如何确保木结构的安全是最关键的技术,也是深化设计的难题。首先,在国内没有重型木结构的设计及验收规范,也没有相应的施工经验。其次,英国馆不是常规的建筑,国内外都没有类似木结构形式;第三,每根亚克力杆的间距只有60毫米。针对这些技术难题,苏中建设集团英国馆项目部组织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木结构专业设计公司及木结构分包单位召开了数十次专题会议,群策群力,逐个解决所有技术难题。为了确保结构安全,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上,项目部在同济大学力学工程实验室进行了50多次试验,最终才确定了实施方案。在重型木结构上,使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并安装结构应变监测器,填补了我国重型木结构工程施工的空白。主展馆共有60686根亚克力杆,每根亚克力杆外面有铝管包裹,同时,亚克力杆还将随风摆动。因此,如何确保亚克力杆不漏水,同时又要保证防水方案不影响建筑的外观效果是深化设计过程的又一个技术难题。项目部先后对防水方案修改了15次,并进行上百次的反复试验,在亚克力杆及其钻孔防水采用了橡皮圈加结构胶再加橡皮套的“柔性技术”,最终解决这一难题。
         英国馆于2009年3月15日正式开工,由于工期紧迫,一直处于“边设计、边试验、边施工”的紧张状态,这对项目部的各项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项目管理部通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日夜两班施工,发扬“南通铁军”的优良传统,最终按期完成建设与布展的所有工作,确保世博会英国馆的顺利开幕。据项目部初步估算,英国馆通过设计施工总承包模式,节省工程投资约23%,缩短工期34天。苏中建设集团创造了一个奇迹,来自英国的礼物——蒲公英终于完美绽放在世人面前。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