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有形之美,无形意境——LDDC对话陈大瑞

有形之美,无形意境——LDDC对话陈大瑞

点击: 32990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2-05-14

 

  4月末的北京乍暖还寒,明媚的阳光还不足以抵抗料峭春风,但是就在27日这狂风大作的一天,一场气氛愉悦欢快的话题沙龙——“有形之美,无形意境”,在亮点设计中心的标志性空间——玻璃盒子里热烈的开展。

  受亮点设计中心特别邀请,中国本土家具设计师陈大瑞携其自创品牌 Maxmarko 2010年至2012年的家具设计作品,来到亮点设计中心,分享了他的原创家具品牌“木美”的故事。同时受邀的特别嘉宾还有跨界新锐设计师刘峰与贾立,MASAA建筑设计主设计师、也是亮点设计中心大楼的设计师马晓威,以及亮点设计中心董事长丁平,她还其实是一位从业十年的灯光设计师。此外,众多来访的朋友涉及媒体、艺术、设计以及文化教育界。
  沙龙期间,嘉宾们一边品着来自宁静二天的香茗,一边交流关于原创设计的看法和体验。做家具设计10余载的陈大瑞,毕业于清华美术学院。自2000年之后,专注于如何通过家具设计,实现至美的当代生活方式的探索。2010他创立了Maxmarko品牌,并携品牌首次参加上海国际家具展,产品“寒江雪”即获客厅家具金奖;同年,又获得ELLE Deco最具影响的edida年度新秀奖,2011年作品又受邀赴米兰国际设计周参展。
  沙龙的形式特别,来宾坐在陈大瑞设计的家具中,近距离与嘉宾交流。陈大瑞谈到,之所以会开始用原木为载体设计家具,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首先作为五行元素之一的木,不仅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符号,更重要的是因为自己本身对木质材料的了解与深爱,愿意为之钻研、付出。作为Maxmarko木美的第一件家具,万花筒的问世,承载了大瑞老师对该品牌的美好寓意和期望——繁花似锦,万世流芳。也正如在设计界日益显现的一个风云话题所说,我们的设计,到底还能有多少传承于世,如今这个到处翻动着躁动不安、哗众取宠的设计圈子里,弥漫着浮躁的气息,设计师们不再安于创作,不再忠于内心的灵感以及对设计的热爱,而是把重心倒向了商业模式,倒向了名利场,对世间铅华的追逐超越了对纯粹创作的追求,设计还能被称为设计吗?这个话题也和来自外国设计事务所的听众热烈地讨论了很久。

  陈大瑞坦言,自己是为设计而设计,作品如同建筑设计一样诉求坚固、耐用、愉悦。这也恰恰符合木材的特质。室内设计师贾立从另外一个变通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不仅执着于木材的自然、沉稳,本着传承的精神,思想上也要不断有创新才能推动设计发展,一件作品长久保存对于设计并非好事。跨界设计师刘峰则笑谈,自己刚开始创作的时候用不起木材,所以只用一些复合材料代替,但是抛开建筑层面讲,还是很愿意看到像家具这样的作品能够传承下来。作为建筑设计师,马晓威的观点是,坚固性不是建筑设计师主要考虑的,是由专业的结构工程师替其着想。建筑设计的自由度远远小于家具设计,跟空间发生关系的感知特性也远远不同于家具设计这种与实体发生关系的感受特性。
  谈设计,话题不禁又落到了2012米兰家具展。现在虽然已经落幕,但是关于它的话题却还在流传。《纽约时报》在23日发文批评了今年的米兰展违背了崇尚设计的初衷,太多的展品和专题展览完全是在哗众取宠,就此大家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亲临现场的刘峰表示,大概这是媒体人的一个观点,很多设计方式呈现的方式新颖有趣,身处米兰个人收获其实很大。思想灵活前卫的贾立表示,每个人所怀心境不同、角度也不同,有的报以抄袭目的用于商业,有的报以朝圣的心态用于自我研修,也有走马观花看热闹的,五花八门的展示方式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也让我们学习到很多。陈大瑞则感慨良多:难道家具设计就不能想时装那样注入时尚的气息么?一百年来的不断设计创造,让家具设计必须寻找创新的一面来继续发展走下去。马晓峰也表示赞同哗众取宠的方式是时代造就的,无伤大雅。丁平更是笑谈我们就是要哗众取宠,轰轰烈烈做设计。

  沙龙中大家高谈阔论,对设计话题侃侃而谈。热烈而欢愉的氛围被一个设计界十分敏感的话题推向了一个高潮——“将剽窃作为灵感?怎么看待原创精神”。作为设计师和“设计”理念的身体力行者,在自己做设计的同时,也会在各地专门看到不同的设计,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会不会情不自禁就把看到的,作为元素之一,融入自己的设计当中?那么这个不由自主的动作,会是对“原创”精神的一种违背吗?就此,嘉宾们分享了关于“原创精神”的话题。刘峰提出了,设计与设计之间是启发的关系,并无碍于“原创精神”。陈大瑞更是幽默地调侃英语中的“copyright”就是“复制是对的”意思。丁平爆料和刘峰早年间一起吃饭的时候,在餐厅看到一道豆腐的器皿形态信手拈来,随意设计了一把椅子的小故事,借此阐明自己的观点:设计的精神并非具象,而是设计师的灵魂中、生命中。
活动在轻松美好的氛围中结束,但是,关于中国设计的讨论将会一直进行,不会停歇。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