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1126 次 来源: 美讯在线-建筑中国网 时间: 2012-03-14
这片校园是中国美术学院为它的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实验加工中心、基础教学部建造的新校园。500多教师和5000多本科与研究生在这里教学、学习与生活。
2000年,学院没有选择进入中国时下流行的政府组建的大学院区,而是选址在杭州南部群山的东部边缘。尽管这里暂时会存在一些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但学院的教授、艺术家与参与选址的建筑师共同认为,依照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建筑选址时,环境中的山水甚至比建筑更加重要。
这处校园的用地环绕一座名叫“象”的小山,山高约50m,两条从西侧大山流来的小河从山的南北两侧绕过,在象山东端合并,蜿蜒流入宽阔的钱塘江。象山北侧的校园一期工程于2001年设计。2004年底建成,是由10座建筑与两座廊桥组成的建筑群。建筑面积约7万m2,由公共艺术学院、影视动画学院、图书馆与体育馆组成。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于2004年设计,2007年建成,由10座大型建筑与两座小型建筑组成,建筑面积近8万m2,包括建筑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实验加工中心、美术馆、体育馆、学生宿舍与食堂。
在建筑师的思考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然”。象山已经在那里,所有的建筑,包括将要使用建筑的人都以这座山为重要的观看与思考的对象。而在这一地区的传统中,建筑不仅要在空间上和自然融合,而且要在时间上产生一种超越地理限制的“遥远”感觉,代表了最具沉思状态的诗意。与现代建筑相比,这里的传统建筑的尺度因此要小得多。新的校园建筑被建筑师全部布置在地块的外边界,与山体的延伸方向相同,形成法律所允许的最高密度。因而与这一地区的传统城市平面更加相似。在建筑与山体之间,留出大片空地,保留了原有的农地、河流与鱼塘。总平面上每栋建筑都自然“摆动”,与中国的书法相似,体现出建筑对象山的蜿蜒起伏的敏感反应。如同书法,这个过程不能有任何中断,才能做到与象山的自然状态最大可能的相符。这里的每个建筑都如同一个中国字,它们都呈现出面对山的方向性,而字与字之间的空白同样重要,是在暂时中断时一次又一次回望那座山的位置。
如果“自然”是一端,建筑师思考的另一端就是“城市”。在校园里,建筑以法规所允许的最高密度布置,主要为3-4层。似乎是偶然的平面位置,突然转折,空间在大与小,开放与静谧上的突然变化,一个建筑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立面,形成一系列似乎在等待某种事件突发的小场所,似乎有点散漫,甚至没有一个严格的结构,但真正的生活才可能在这里放松地发生。
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地被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在中国的建筑传统中,这样的建筑被称为“园林”。这个词无法用英语的“花园”去翻译,它特指“自然”被置入“城市”,而城市建筑因此发生某种质变,呈现为半建筑半自然的形态。
这种对“园林”的理解被特别实现于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中。中国南方的诗意体现为3种基本方式:1、以与当地的自然山水结构融合的疏密去布置总体建筑格局;2、重整地形,建筑与地形的区别被模糊,以地形、水体、植物与建筑间隔重复的方式,建筑群呈现出以层次为主的状态,让人曲折进入;3、一系列有诗意的小场所,以书法书写的节奏,在行进中突然出现,在曲折反复中再次出现。
这种做法的前提是建筑的若干范型的确定。不是建筑的范型本身,而是一系列建筑与自然地形纠缠的片断。业余建筑工作室在近年形成了基本工作方式,在大型工程开始之前,用小型项目进行范型、结构与材料做法的试验。在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之前,业余建筑工作室于2003年开始设计一组名为“五散房”的小建筑,实施在浙江宁波市的一处公园中,于2006年初完工,这个试验被放大推广在新的象山校园,它包括一种被命名为“山房”的类型,取材自杭州灵隐寺前的千佛岩,一种岩壁佛窟类型。建筑师认为岩壁佛窟中的每个佛像都曾是一位伟大教师,这种处于自然与城市交界处的讲学场所就是亚洲最本质的大学建筑原型。另一种类型名为“水房”,建筑呈中国南方微波起伏的缓慢水体状态。关键在于,这些类型提供了建筑内外甚至所有屋顶之上的多种讲学漫步场所,让人体会不同的光线、气流与温度。第三种类型是最接近城市建筑的“合院”,基本原则是每个建筑内包含3个以上的小院落,是特别适合几个人饮着绿茶安静交流的地方,但它平缓的斜屋顶仍然可以散步、讲学。和这些建筑类型配合,建筑师在一片稻田中筑起3道土坝,每道高4m,宽10m,长度在150m~200m之间。每种类型均被重复至少2次,每种材料作法也至少被重复两次,但每座与地形的结合方式都有绝对的区别。实际上,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中,建筑与景观的区别已经不存在,建筑往往就是景观,并具有一种中国宋代山水绘画的气息。
和一期一样,建筑与道路之外的土地,被重新租给土地被征用的农民,用于各种农作物种植。学校不收地租,但条件是不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一道200m长的水渠,连接河流,横穿校园,即是景观,也给农地和池塘供水。
除了这10组大的建筑,建筑师平行设计了由11个小建筑组成的系列,随意散布在大建筑之间。由于种种原因,至2007年9月只独立建造了两个,但建筑师根据过程中的预见,把其余没有实现的小建筑置入大的建筑之中,而它们原来的位置,则预留为学生可以足尺练习建造的场地。
由于造价被控制得很低,整个校园建筑的结构型是选用当地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与局部钢结构加砖砌填充墙体系。但建筑师在这种体系中,大量使用这里便宜的回收旧砖瓦,并充分利用这里大量使用的手工建造方式,将这一地区特有的多种尺寸旧砖的混合砌筑传统和现代建造工艺结合,形成一种可有效隔热的厚墙体系。屋顶选用一种环保的中空混凝土现浇厚板,与回收旧砖瓦的上人屋面做法结合,形成一种可有效隔热的屋顶体系。这种厚墙与厚板结合的结合,在这个夏季炎热冬季阴冷的地区能有效减少空调的使用,同时整个校园建筑和景观共使用多达700万片回收旧砖瓦,节约了资源,也深刻影响着教师与学生的生态观念。
象山南侧的校园二期工程与山北一期一样,施工只用了14个月。业余建筑工作室持续跟踪建造工程,大量的手工建造会产生大量在现场才能解决的问题,但这也是机会,就像被无数双手反复触摸,当校园完成时,建筑好像已经有了自己的生命。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