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展会博览 » 国际设计展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 Uptating China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 Uptating China

点击: 35131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1-01-01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 Uptating China
 编辑:沈艳婕
 
     从“更新德国”到“更新中国”
    《更新中国》是以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议题的建筑、艺术展,于2010年9月至10月期间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展出。该展览是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德中同行”系列活动框架下举办的探讨建筑与城市发展的“都市论坛”的重要活动之一。2008年,“更新德国”展览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德国馆内亮相,此后,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在“德中同行”系列活动范围内举办的探讨建筑与城市发展的“都市论坛”最终发展成为现在的“更新中国”展览。此次展览由两大部分组成:40个基于“都市论坛”的建筑实例文献,以及19位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德艺术家和建筑师在“更新中国”主题下全新创作的近20件艺术作品,呈现方式包括装置、影像、摄影、雕塑、绘画、行为等。参展作品大量运用树木、针筒、纸杯、自行车等各类可回收的低碳环保型人造材料作为创作材料,并以生存状态、城市化进程、都市消费、人工与自然等可持续发展视角创作作品。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1
 “都市论坛” ——中德可持续城市发展论坛
    “德中同行”作为一个历时三年的德中友好合作活动组群,深入建筑、城市规划、生态环保、艺术等多个领域研究探访,“都市论坛——中德可持续城市发展”论坛作为德中同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文化教育处全权举办。活动就城市可持续发展话题展开,由更新德国、都市论坛、更新中国3个部分组成。将更多议题发展为公共讨论:建筑与城市发展的文化背景、技术标准、“被动屋”的技术、可再生能源、电子的流动性等,德中生态商务平台(Econet China)的专家将会参与讨论并分享他们从“德中同行”过去五个城市站活动中得到的宝贵经验。与此同时,都市论谈的一大重点就是有关中国40个最佳生态建筑的讨论;另一个有相当影响力的重要议题则是关于个人-家庭-公共邻里之间关系的讨论。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2“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3“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4
 
 由“当代艺术”反观“当代建筑”
    “更新中国”的主旨是以中德两国文化交流为目的,通过展出的作品与案例,以艺术的表现形式教人反思了中国当代建筑之上有关社会体制与超越技术层面的可持续性思索现状。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李翔宁教授也谈到两国艺术家在作品表象与呈现方式上存在差异,比如德国艺术家对于可持续的理解可能更直接,表现方式以线性的对应关系为主,诸如有两位德国艺术家选择了以垃圾收集为背景的创作项目来直面垃圾再生与利用的话题。而中国艺术家的理解角度则与中国目前所处的飞速发展语境息息相关,艺术家林一林的作品就以纪录片的形式抨击了中国当代艺术体制的有待更新,为此德国方面也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包容这种不同社会语境下创作作品所存在的差异性与共存。至此,李翔宁教授还表示社会与文化背景下暴露出来的危机是除了建筑实体与建筑环境之外,整个社会体制亟待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容忍差异性的存在也成为两国交流的最有意义载体。当下人们所崇尚的可持续与早年所强调的3R技术早已不同,可持续除了已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共同话题,衍生涉及到生态与环境领域,贫穷及社会人口问题,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谐关系等多元化的共同发展方面,德国方面也主持着艺术文化可持续的研究与讨论。 我们看待建筑早已不再是孤立的看待一幢房子,建筑反映的是有关历史文化、心理感受等方面的共同联系。我们越来越不可忽视当代艺术与当代建筑之间的密切联系,当代艺术的观念甚至影响到了人们对于当代建筑的评判标准,这也是通过展览所呈现的又一启示。我们所处的中国是何其飞速发展与矛盾充斥的年代,更多种不同的声音与不同阶段的各种探索才是中国更新的深层意义。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5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的外观设计上大量运用了宁波旧城改造中积累下来的旧砖瓦、陶片,形成了24米高的 “瓦爿墙”,同时还运用具有江南特色的毛竹制成特殊模板清水混凝土墙,毛竹随意开裂后形成的肌理效果清晰地显现。王澍这样谈到自己的设计初衷:“使用 ‘瓦爿墙’,大量使用回收材料,节约了资源,体现了循环建造这一中国传统美德。若干年后,当 ‘瓦爿墙’布满青苔,甚至长出几簇灌木,它就与自然融合起来,真正地融入了历史。”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6
中国景观
    姚璐的“中国景观”系列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像是中国古代文人山水画的复制品,但走近一看却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姚璐拍摄的素材是一大堆被绿色防尘布遮盖的垃圾,然后用电脑技术重新编辑,往画面上添加少许亭台楼阁与小舟,拼凑出类似中国传统山水画效果的景观。细看之下,会发现还有头戴安全帽的民工行走于青山绿水间。姚璐把传统与现实用技术的手法连接起来,介于绘画和摄影之间,游走在传统和现代之间,作品指向传统人文中国正在遭受城市化以及危及环境的生态变化的威胁。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7
我们的“美丽”人身  
     针筒作为医学的符号——其注入的功能是为了治病救人。但在当代中国,针筒已演变为不择手段制造伪劣产品、危及人们生命、重度污染环境的造假符号,与原有功能本意背道而驰。作者阴佳以针筒作为形象要素,于再造的语境中将其语义转换,以期引导观者思索当代中国发展中诸多涉及人类自身生活的问题。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8
 
倒置喜马拉雅
    作品运用参数化设计手段,通过对喜马拉雅山在形态地理学上的切片式解读与重构,唤起观者对自然与生态的反思。喜马拉雅作为自然景象的一种符号化的概括,既是独立个体,又是精神雕塑。反转与倒置的处理使展品具有了一种双重性格,一方面观者仍然可以读取出喜马拉雅的外廓与其符号属性,另一方面,对这样一种倒置后的喜马拉雅的仰视又使得对作品的解读带有了一种超现实的色彩。作者袁烽。  
 
收集垃圾
    活跃于国际艺坛的德国艺术家伊娜•韦伯(Ina Webber)以其日常生活中的代步工具自行车为主题创作了系列水彩画《收集垃圾》。她认为,在现代艺术中,垃圾被当作造型艺术的原材料,收集成了基本功,两者同时成为艺术的重要主题。   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项目比较的是能源消耗的两个极端:体力劳动中的能源消耗与文化反思中的能源消耗。这个项目将使用简单设备回收垃圾的个体行为与使用最新建筑方法与大型机器的文化沉思空间相比较。根据这个项目,从废品回收人员处买来的材料被做成一件雕塑作品。通过与之互动,参观者可以体验回收人员的日常工作,包括收集、搬运与拖动材料。作者:德国艺术家尤莉卡??吉特娜(Julika Gittner)。
 
竹展亭系列-水滴形亭  
    马尔库斯•海因斯多夫(Markus Heinsdorff)先生在上海“都市论坛”上展示了一个被称为可行走的艺术品以及展示厅的展馆建筑。在“设计自然”这一主题下,这种布置方式展示了持久建筑与设计的融合。建筑师运用竹子象征持久的城市化。同时在这座实验性的建筑中也融合了科技元素,运用了使用自然材料的科技发明。
“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09“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10“更新中国”建筑艺术展11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