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剧院设计方案“圆润双砾”突出后现代性特征,以灰黑色调的双砾构成的自然、粗野的原始造型,与周边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形象构成显著对比。
可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广州大剧院那前卫现代的造型。就像所有普通人在北京留影时,会选择国家大剧院和鸟巢、在上海一定会外滩东方明珠塔和上海大剧院前照相一样,来到广州,大家也会争相将这“珠江岸边的两块石头”收入进自己的镜头。
旧城市中轴线上
广东本土作家叶曙明在一本描述老广历史的散文集里感叹,“两千多年来,广州的行政中心移动没有超出500米范围,这是一个让人惊叹的案例。”中山纪念堂和友谊剧院就曾是广州旧城市中轴线的杰出代表,和越秀山、镇海楼、明城墙等一起印证了这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老城昔日的荣光。
兴建于1931年的文化建筑———中山纪念堂,是上世纪初广东八年黄金时代的遗迹,当时主粤的旧军阀陈济棠为称雄割据而致力于广东“自治”。为了彰显自己的文治武功,他下令建造了中山纪念堂。其中一项具有炫富意味的创举则暗示了当时广东的富庶和繁荣程度:八角形屋顶上面装饰了一个椭圆形珠顶,它的表面居然贴上了用香港购进黄金做成的金箔,一共贴了36166张。
1965年,友谊剧院:从涉外重地回归公共场所
旧中轴线上另一座上世纪中期的文化建筑是友谊剧院,经过数次大规模的翻新,现在的友谊剧院从外形上很难找到上世纪60年代“节约建四化”的印记,但是在1965年刚建成的时候,友谊剧院却是节约的典范。在它的设计师、岭南建筑大师佘畯南的建筑美学中,建筑首先要简洁实用,而最终建成的剧院也最大程度遵照了这一美学标准;建筑外墙用最普通水刷石,仅在剧院正门前五根柱子表面贴花岗岩;唯一装饰是在接待厅内布置了山石水池,这被称誉为神来之笔,代表了岭南建筑的高峰。
但在它刚建成的60年代,它有失“公共”二字,作为涉外场所,很多普通市民是很难买到一张戏票进剧院看戏的,如今四十年世事剧变,友谊剧院已成为普通市民接受文化熏陶的舞台。但直至今天,还有很多人在津津乐道这座剧院于1993年元旦举办的广州第一次新年音乐会。那是邓小平南巡后的第一个元旦,友谊剧院内挤满了第一次穿正装参加音乐会的男女,每人胸前还别着一朵娇艳的玫瑰,三声柔和的钟声响起之后,舞台上朗诵起了关于时代和音乐的诗歌。
新城市中轴线上
1998年,星海音乐厅:首座称得上专业的“音乐厅”
那曾是一个属于星海音乐厅的时代。
1992年春节,邓小平南巡打响了经济发展的发令枪,整个珠三角地区也开始由传统农业城镇向现代工业都市的跳跃,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广州也开始在经济增长的驱动下快速向外扩张。伴随着大片待开发的新城,旧城市中轴线逐渐衰退,城市的中心开始向东扩。上世纪90年代初,广州的第一站是二沙岛。新开发的区域需要文化建筑的提升,以星海音乐厅落户二沙岛为标志,广州的文化建筑开始了新一轮的更迭。
1986年年底,中央音乐团指挥李德伦到广东省委礼堂举办交响乐讲座。借着正浓的气氛,李德伦恳切地请求在场的省领导支持交响乐,“为广州建一座音乐厅”,在场的省领导爽块地应承了下来。
除了上述君子之约外,兴建音乐厅的另一项压力还来自于全国关于“广东正在变成文化沙漠”的指责,这让时任省文化厅厅长唐瑜觉得有些羞赧。
虽然兴建音乐厅是众望所归,但此后长达6年的时间里,它的命运也随着国家调控经济过热而被冷藏。所以,当1992年它开工建设之后,当时的省委书记谢非深感其诞生的不易,亲自到一线检查为建设人员提振士气。6年之后,也即1998年3月3日,新落成的星海音乐厅在霞光映照中举行了剪彩仪式。
得益于时代的进步,星海音乐厅建成后的第二年,就顺利回归公共文化建筑的角色,不需要再像友谊剧院当年一样,因浓厚的政治色彩而远离公众。1999年,它从友谊剧院手里接过棒,成了当年新年音乐节的舞台。
从上世纪60年代友谊剧院升级到90年代末的星海音乐厅,中大艺术设计系主任冯原对此曾发出感慨说:“一个有音乐厅的城市和一个只有影剧院的城市是不可类比的,原因在于音乐厅占据了文化金字塔的高端,星海音乐厅可能是广东第一座能够称得上音乐厅的专业建筑。”
2010年,广州大剧院
经济实力和城市地位的体现
继星海音乐厅之后,广州又陆续在新的城市中轴线上兴建更多的文化建筑。广州大剧院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财力雄厚的广州市政府和新兴的建筑技术,共同把它打造成了广州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建筑。
广州大剧院的出现让剧院在视觉和听觉享受上得以完美地并存。来自伦敦的普利茨建筑奖获得者———扎哈哈迪德给它描绘了前卫夸张的造型:大剧院主厅外立面由64个不规则平面随意组合而成;澳大利亚人、国际声学界最高奖“塞宾奖”的获得者———马歇尔贡献了他最新的声学技术:一种被称为G R G (玻璃纤维加强石膏)的材料被大量使用。新兴的建筑技术价格不菲,在获悉最初8.5亿预算无法完成建筑之后,政府依旧对它保持了高度的热情,并最终实际掏出了13.8亿元。
历时7年才建成的大剧院,于2010年建成亮相,亚运会年也促使广州迎来了文化建筑的大丰收。不仅仅是珠江新城四大文化建筑集中在今年落成,选址于白云新城文化建筑群(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画院、广州画院和岭南文化演艺中心)也从今年开始陆续确定建设设计方案。
以增加的数量而言,过去十年是广州文化建筑井喷的黄金时期。扩张更新,类似白云新城等越来越多的城市副中心陆续崛起,新城的居民需要更多的公共文化生活、地产开发商需要新潮的文化建筑提升它们楼盘和商铺的价格。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国内第三大城市、全国最为富庶地区———珠三角城市群的领头羊,广州也需要更多的标志性文化建筑配合自身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
专访黄捷:
大剧院外立面用可塑性材料或更好
需不需要更多的新潮建筑,关键看它的效果和功能。
黄捷:广州大剧院中方设计团队的负责人、珠江外资设计院总建筑师,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施工单位投入更大可能更精致
记者:扎哈哈迪德曾被称为“纸上建筑师”,因为它的设计作品实现起来难度太大,广州大剧院是如何实现的?
黄捷:扎哈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曾被称为“纸上建筑师”,但是随着这些年来新建筑技术的发展,她的作品也逐渐变得可行起来,建成的作品越来越多。我们采用了空间三维的虚拟设计的方法,用“犀牛”(R hino)软件建好整个广州大剧院精确的电脑三维模型并控制完成技术图纸,各专业可在虚拟空间集成,每一个构件在空间模拟定位之后再加工安装起来,可以说新建筑技术是大剧院实现的关键。中国的建筑像这么复杂体型的毕竟很少,之前的设计也不需要用这种软件,我们也借此机会学会用它。
记者:国外有些建筑师觉得国内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不够,导致这个作品没能最好地展现扎哈的本意?
黄捷:扎哈的设计方案被媒体称为“圆润双砾”,最初也没有指定用什么材料来做表皮。当时的市领导就建议,既然它表现的是珠江冲刷出来的两块石头,干脆用石材吧,外立面材料就这么确定下来。后来扎哈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考虑外帷幕材料了,至于清水混凝土或金属等其它材料,我们没有专门针对别的材料对比过。别人也问过我这个问题,是不是用其他材料更好一点,我觉得用可塑性比较强的材料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因为石材比较脆,加工难度大,做不出太多的变化。如果施工单位投入更大,做得可能会更精致一点,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用钢量尽力做到了最合理
记者:外界传言大剧院整体用钢量达1万2千吨,是国家大剧院的2倍,是这样吗?
黄捷:这里我要澄清的一个事实,很多人说它用钢量太大,其实钢结构本身的用钢量只有七八千吨,再加上舞台及观众厅的机械层、技术层、栅顶、挑台等部位用钢量两三千吨,加起来一共是一万吨左右。但它是一个特殊的文化建筑,是歌剧院,它的外形也需要成为城市的标志,你不能按照普通的建筑的用钢量对它进行要求。国家大剧院用钢量多少我不知道,没法比较,但起码在广州大剧院这种不规则体形上,我们尽力做到最合理,对钢结构体系做了大量优化工作。
记者:预算超支的问题呢?
黄捷: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就是13.8亿,最后没有超。剧院是最复杂的建筑类型之一,技术含量高,涉及非常多的专业工种在里面,许多人是拿普通建筑的成本来衡量的,这是完全没有可比性的。这个8.5亿是最初方案竞赛任务书上的要求,有一些设计内容未包含在内,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因为功能和规模的调整、标准的提高都有可能制定一个新的概算。为了控制预算,代建方也要求对有些地方的设计进行简化,例如外帏幕就由两层玻璃减为一层玻璃。
新潮建筑关键看效果和功能
记者:扎哈是不是坚持大剧院不能用反音板(声反射板)?
黄捷:反音板(声反射板)一般在音乐厅用得较多,它是为把声音更好地反射到前区的座位,歌剧院用得倒不多。这次大剧院声学设计采用了电脑模拟,没有专门提出要用反音板的设计,它的声学效果是澳大利亚声学大师马歇尔来把控的,我们还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制作实体模型并进行测试,基本上把有声学缺陷的地方都调整过来,墙上的洞也是为了达到声学扩散体的效果,这个对建筑成本的影响并不大。座椅是吸声材料,大厅的墙面用的是G R G (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材,一般在国内其它剧院用的是2.5公分厚,而广州大剧院用了4公分厚。
记者:你觉得广州大剧院未来能成为像悉尼歌剧院一样知名的建筑吗?
黄捷:现在广州大剧院已经很出名了,不光在中国,国外很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这其实与扎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有关,毕竟这是她在中国的第一个建成作品,需不需要更多的新潮建筑,关键要看建筑的效果和功能怎么样,看它对城市有没有贡献,功能能够满足需求,形式比较新颖独特,与城市周边环境关系良好,那么这样的新潮建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