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案例 » 文化类 »当代设计的含义

当代设计的含义

点击: 45165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0-10-14


        将对身置其中的现实生活的理解,转化为设计实践中的营养和具体操作手段,需要的不仅是技术,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是文化。我的思路,是通过与我生活多年因此相对了解的地方比如纽约的对比而形成的,是通过与我所学习和考察过的古往今来历史杰作的对比而形成的。由于这样的经历,我知道哪些是今天应当做的,哪些是值得后半生不断追求的。寻找和解释的过程就是创作过程,也是在新技术的启发和支持下,探索N种可能出现的新型关系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实现好作品所必须办理的手续。手续不完备,事情办不成,作品没意思,顶多是个行活儿。对我来说,在没有当代文化基础的地方,借助一切可能的条件,创作出对于任何时代来说都是好作品的建筑和城市,是极其富有挑战的日常工作。活在这个环境,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更难,也没有任何事情比这个更刺激。设计挑战,是设计者在向自己挑战。
        网络带来技术进展或者革命,那么运用着或享受着网络技术的当代设计,是否意味着与过去相比的某种进步或者革命? 我心说,不然。历史地看,进步一词,已经失去它曾经具有的含义,人们对它充满怀疑。即使抛开理论争执,把创作暂时归为一种技术操作,在我们这个时代,建筑师或者设计师想把自己塑造成先锋角色和进步的代言人也将是可笑的事情,因为他或她不可能具有对多样化生活和需求的概括能力。然而对当代中国来说,设计在此时此刻依然承担着远不止是一件技术或者艺术产品的职能。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需要,向它提出这样的要求。
        与进步一样,革命一词早已没有了革命的意义。如果只是表达积极努力的愿望,那么可以说,设计的革命每天都在发生。是人们出于简化历史的需要,在事情发生以后,赋予某些事件和人物以革命性的价值和意义。当今天探讨网络对设计的可能影响,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是否因为自己片面狭隘迷茫困惑,而在为我需要地简化丰富多样的真实生活。任何一代人,都需要自己的革命性的努力,但并不是每一个时代的人都能够将自己的努力,转化为对整个文明进程起决定性推动作用的成果,无论有没有网络出现。同时,并不是每个时代的人都自觉地这样做。就我对当代中国的设计生态的观察,还没有看到这种自觉。那么什么是我的自觉和设计选择?
(1) 混淆梦想与现实是创作源头(Inception)。
        设计理念是一种自觉。在创作中,我自觉地混淆梦想与现实,把人们普遍认为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而且一点儿不觉得难受。我认为,这是一个杰出当代建筑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真实世界充满而且必须拥有限制,在虚拟世界中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现实世界的不完美,让人有遗憾和失落,通过虚拟现实,人的想象力可能得到以前未曾得到的发挥。对多层次体验的追求,对非物质化的欣赏,实物以物质的名义衰落,想象以先验的名义崛起。这意味着对唯物论和唯心论的传统划分注定失效,也预示着哲学界不断创造出新的学说。我关心的设计话题,不生活在这个时代和环境的人无法理解,我对设计的热情和理想主义,建立在关于自己生活处境和时代局限的认识。
(2) 混淆功能与类型是创作技术。
        对创作手段的理解也是一种自觉。人们以往生活经历积累的常识,在不同时代由于生产的需要,而被强调或者被忽视。工业时代强调的“功能分区”,早就获得质疑。今天,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技术和射频识别(RFID)技术,再次提醒我们混合功能的便利和效率。仍然实行的人为划分的金融区、商业区、住宅区、加工区、服务区等,对于集约化使用土地,对资金运转,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提高,对整个城市系统地不断建立和完善,已经全无用处。随着居住、休闲、娱乐等生活方式的改变,住宅和商业服务设施的设计将改变。这不是简单地运用技术,而是有着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深刻需要。
(3) 混淆理性与感觉是创作方式。
        对我来说,建筑,是众多可能中的一种。正是从这个角度观察,我希望自己的建筑创作具有超出简单产品的意义。过去没有电脑和网络,今天有。过去设计不可展开的曲面没有软件帮助比较费劲,今天可能了。但是假如以为说参数化设计,就是会做设计了,会做好设计了,我严重怀疑。依靠方程式运算得来的东西有逻辑和条理,有便于实施的优势。然而不能否定的,是它在被滥用之后必然产生的无趣,作品的无趣。自然或人为漏洞导致的不完美、不确定、扑朔迷离,是艺术作品的价值,也是生活的魅力所在。非线性建筑,是指非线性的建筑,还是指建筑设计中非线性思维方式? 常识,会让我们注意到线性的局部,会告诉我们思维从来就不是线形的。
       核技术能提供能源造福人类,也可能导致灾难摧毁人类。理论、技术和设备再先进,也看它被什么人所用。比如还说物联网,它对人类文明能起哪些积极或者消极的作用,目前难以定论,但至少我们懂得它不会是一剂医治人类所有病症的万能药方。人的生活方式可以随着技术的改变而调整,人性很难改变。建筑是媒介,作为建筑师,我所面临的挑战是:在似乎享受着无拘无束自由开放的幸福同时,如何表达不断受到新考验的人性。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设计,思考怎样通过好的设计,获得好的建筑和城市,建设好的生活。所有良好愿望的实现,必须有美丽同时伟大的想法驱动,有冷酷的认识或者说现实主义的态度,持久地支撑它前行。
费菁+傅刚/任何建筑,CDDQ参观者信息中心,2009-2010,实体模型。(图片提供:任何建筑)
费菁:任何建筑主持建筑师。
 

 
« 前一页12下一页 »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