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艺术北京,创意“饕”光

艺术北京,创意“饕”光

点击: 37164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0-09-08

 
 
       马晓威: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之后在伦敦艺术学院的切尔西艺术学院(学士学位)以及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继续学习和深造了建筑与设计。
        2004年,马晓威在在英国和中国的大学执教建筑和设计的同时,在伦敦创建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他于2008年回到北京并创建了MASAA建筑设计工作室。MASAA专注于建筑和室内外空间的探索和创新设计。
 
地坛四大门-北门
 
地坛西门

       “地坛西门”作品概念:很多人将建筑体误认为建筑,其实建筑体只是建筑的一部分,就像人体是人的一部分一样:人更重要的还包括情感和精神。
        当下中国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以至于我们的身体到达一个地方,灵魂都跟不上,我们常常处在一个身体和灵魂分离的状态;这些被生活匆忙追逐的人的生命过程被见化成一根模糊的线条,随时间而失去,就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生命的意义不在其形式,更多的在于它的精神和存留的记忆。
        设计师试图通过《地坛西门》灯光装置组品对“地坛是什么”在“灵”的层面上展开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地坛西门》也试图还原地坛“本来是什么”的身份。
        先进性描述:我们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忙碌,甚至有时候无暇顾及灵魂。这件作品,我们用了EL发光科技,制作了一个地坛西门的轮廓,她会忽明忽灭,随风摆动,像西门的灵魂,提醒我们,身体与灵魂同步。
       很多人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认为“建筑体”等同于“建筑”,事实上我认为“建筑体”只是“建筑”的一部分,就像“人体”是“人”的一部分一样。中国哲学把人分成身、心、灵三个层面。“身”即指肉体,“心”是情感,而“灵”则关乎更高的精神层面。同样道理,建筑亦不仅仅只有外在的实体轮廓,还包括所有与之相关的内在要素:它是谁设计的?为什么而设计?设计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住在里面的人有何感受?其实事物真正长存的,是灵魂或背后隐藏的故事,而不是肉身,或物件。
王振飞:荷兰Berlage Institute,天津大学建筑系,华汇设计(北京)主持建筑师
 
树精灵1
 
树精灵2

       “树精灵”作品概念:受生物集群概念启发,于树林中布置若干“精灵”,结合数学理论与计算机科学,精灵间藉由无限通讯技术与观者互动,将观众直接引入对艺术的体验中,从而使观众切身感受到生物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先进性描述:“树精灵” 作为一个小型作品, 旨在探讨人类行为与自然界生物种群之间的互相影响关系。
       作品由50个独立的“精灵”组成,他们分布于树林中,犹如一个生存在这个环境中的生物群,他们互相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讯交流,每一个个体会根据所接收到的其他个体发来的信息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这里是闪亮的方式),同时向其他个体发出信息。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存领域。
当观众进入这一领域时,一些精灵会通过若干个红外探测器发现“入侵者”,并同时向整个种群发出信息,种群会根据“入侵者”的信息做出反应。人们不同的行为方式(聚集,不同位置进入等)
会影响整个种群的状态,但这种影响不是一一对应的,而是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的。
         整个种群是一个由平等网络构成的复杂系统,没有种族首领,只一个自组织的小社会(人类社会也是自组织的,只是比较庞大),种群的行为通过每个个体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来实现,种群整体所呈现出的状态来自于多个个体的共同作用,是涌现的结果,具有不可预知性。
        网络通讯,红外传感,遗传基因算法等跨学科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现。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