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2211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8-09-16
(采访/杨阳)
2018年9月11日,作为中国室内设计周的特别项目,在日本知名建筑师坂茂的带领下,20多个志愿者搭建的《竹穹》装置在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亮相。通过“竹穹”,坂茂再次与人们分享了他的人道主义设计价值观。
《竹穹》为坂茂设计,由20多个同济大学及日本庆应大学的学生志愿者历经近一周的时间搭建而成。《竹穹》所用材料均由浙江安吉当地竹材企业提供,每一片结构体来自于安吉普遍可见的竹制地板,经螺钉连接之后,完成了一个高3-3.5米,直径10-12米的圆形穹顶装置。坂茂说,它探索了竹板在建筑以及家居中的使用可能性。
对于坂茂来说,建筑应该负有社会责任。几十年来,作为一名人道主义救助者,他频繁出现在全球各大灾区的重建现场,使用便宜、易得、可循环使用的材料,诸如硬纸管、竹子、泥砖、橡胶树等,为因灾难而流离失所的人们,支撑起一片有尊严的空间。
他的救灾建筑非常易于安装,不需要专门的机械或者专业人员进行施工,甚至普通人也可以完成一个非常稳固的纸或者是竹建筑的制作。
2014年,坂茂获得了普利茨克建筑奖,评委会说:“创新不以建筑类型为界,爱心不以预算多寡为界,坂茂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竹穹”装置展开幕式后,坂茂接受了媒体的访问,分享他创作“竹穹”的初衷,以及他的设计观点。
纸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材料
我在1986年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就使用了纸,那时候还没有关于环保、可持续、回收再利用的讨论,所以我并非出于环保或者和谐生态的考虑才使用纸。
一直以来,人们觉得纸强度太低,不适合用来做结构材料,其实这是个误解。纸是一种工业原材料,我们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加强纸的结构。纸既可以防火也可以防水,经过改进,可以成为结构非常强大的材料。
很多的建筑师或工程师都希望自己做的结构非常稳固,但作为建筑师,我认为是结构的稳固并不关乎于材料本身的稳固。举例来说,即使是用钢筋混凝土做的建筑,有些也经受不住台风或者地震的“攻击”。但是我用纸做的结构和建筑,却可以承受很高级别的地震,所以说整个结构它是否稳固,它并不是仅仅取决于使用什么材料。
建筑并不会因技术而引起巨大变化
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在日新月异,计算机很可能在未来超越人力,在医疗、银行、金融等这些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但是唯一一个不会被计算机影响到的就是建筑行业。
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设计并且建造了非常优美壮观的建筑,当时没有任何的计算机技术。现在我们有了各种技术,反而难看的建筑比比皆是。这从侧面反映出来,技术的革新并不会让建筑变得更加美好。所以说,未来,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当中,肯定是会涉及到更多的技术,但是建筑本身,它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变化。
只要哪里有灾后重建,我都会参与
在过去25年,我在灾后重建这方面的投入从来没有间断过的。2008年,我参与了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跟当地还有自己的学生一起建造了一个临时的小学,这个建筑还在。我也参与了后来的雅安地震灾后重建,用纸建造了一个幼儿园。
对于建筑师来说,灾后重建的工作是义不容辞的。首先建筑师应该体会受灾人群的痛苦,为他们设计未来生活的房子,让他们有更加美好的生活。其次,由地震引起的房屋倒塌,应该是由建筑师来负责的。
从古至今,建筑师一直以来都是为一些特权阶层提供服务,因为权利和钱是看不见的,他们要通过金碧辉煌的建筑向人们展示自己。
现在,我看到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入到灾后重建工作当中,也有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为整个环境、为社会、为人民的福祉考虑,这展示了建筑师自身态度的转变。
用心去做触动人内心的建筑
我在大城市看到一个现象,虽然我们用混凝土造了非常坚固的房子,但是如果开发商有重建计划,或者是换了开发商,这个建筑就很可能被摧毁重建。我的建筑有很多社会目的,人们很尊重它,虽然是类似纸这种简易材料,却可以一直保存至今。我希望大家能思考下建筑的永久性和临时性之间的关系。
对于我来说,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是能触动人内心的建筑。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楼、办公楼,仅仅是一个空间,是为了有人在里面办公和赚钱而存在的。这种建筑,我们可以用机械或者用电脑去大规模地复制,但是真正触动人内心的,是居家环境、教堂、寺庙等这些让人从内心感到舒适,可以去引发人们思考的场所。这些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的场所,在建筑过程中,应该要用心思,甚至是亲手进行建造。
图片来源:中国室内设计周 & 坂茂竹装置展志愿者Eager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