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 《现代企业逻辑--基于企业家需求的角度》媒体交流会现场
“对我来说网络超女,我想看的是一个企业的本质是什么?……我的定义是:什么是企业?企业是满足企业家需求的一种工具和手段,一种载体。以这个为基础来分析,企业在变,企业家的欲望也在变,企业家的价值取向和能力也在变,这四者当中,怎么让企业健康成长?”2008年1月3日,在接受搜狐家居采访时,欧神诺陶瓷董事长鲍杰军如是回答自己正在酝酿中的博士论文主题。
时隔两年之后,根据鲍杰军博士论文修改而成的一部企业管理新作,《现代企业逻辑--基于企业家需求的角度》正式面世。这也是继被誉为“中国建陶行业开山之作”的《中国智式》问世之后,“鲍工”的又一部力作,在新书问世之前,“鲍工”也已经正式升级为“鲍博士”home.focus.cn,于2009年在武汉理工大学戴上了博士帽,再次刷新了中国陶瓷行业企业家群体的一项新纪录,成为到目前为止,陶瓷行业唯一的一个博士董事长。
2010年6月9日,欧社诺陶瓷董事长鲍杰军新作《现代企业逻辑--基于企业家需求的角度》媒体交流会在欧神诺农庄举行,陶瓷行业专业媒体和大众媒体十余人齐聚农庄湖面的水心阁,在茶香中翻开主办方精心准备的精装版新书,整个会议更像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士论文答辩”,面对众媒体的评价和提问,“鲍工”笑容可掬,有问必答,从最初的写作动因到最后成书,都做了详细介绍。佛山欧神诺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建起、特地陶瓷董事长冯红健、景德镇元和瓷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当代官窑研究院执行院长姚若晗,作为合作伙伴以及新书参与者或见证者出席了交流会。
论文概述:由鲍杰军先生的博士论文精心修改整理而成书,2010年5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在重新界定“现在企业”和“企业家”的基础上网络超女,以“人格人”的假设为出发点,从企业家角度构建起现在企业的逻辑,对现代企业和本质及成长进行了重新认识,分析了企业家在现代企业成长及控制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同事选取了王石与万科、宗庆后与娃哈哈、柳传志与联想三个具有不同代表的具体案例进行了全面的深入分析,试图建立一套能够对现代企业现象做出合理解释的新的企业理论体系。
“答辩环节”问答精选(部分文字有删节):
问:为何会选择“现代企业逻辑”这样一个相对比较难的课题?
答:博士论文的写作是有一定压力的,但是同时也是一个“解惑”的过程,通过论文的写作把很多问题想明白了,所以“痛苦”也是值得的。
问:为何新作在案例挑选上没有选择陶瓷行业的案例?
答:这本书更想解决一般性问题,举例的时候,更希望是一些大家都熟悉的例子图行天下,(万科、联想等等)一般都是从公开资料获取的,可能直接找当事人,了解他自己的想法和需求会更好一些。
问:目前陶瓷行业同样面临“富二代”接班的问题,对此有何建议或者见解?
答:接下来我会在专栏文章里面写这个问题。创业者有他自己的需求,创业型的企业家把创业作为满足他自己需求的一种工具,而富二代更多是精神层面的需求,有一项调查显示,90%多的企业家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接班,90%多的富二代都不想接班,虽然数据不一定准确,但是说明创业型企业家和富二代的需求重叠度是很小的,富二代没有这种需求,他们有更多机会去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这个具体的我会在下一期专栏里面详细的写。
问:企业家该如何处理好“劳方”与“资方”的关系?
答:这本书是从企业家的角度写的,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有需求搜狐网,企业要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一定要把员工当人看。像最近的富士康的十二连跳事件,一个工厂几十万人确实不容易,工人在那里纯粹是工作,是工具。什么叫真正的以人为本?各级管理干部都要做到以人为本,每个员工都是有需求的,作为企业要尽可能满足每个员工的需求,如何平衡?要把员工当人看,满足员工需求,为他们创造一个人生的舞台。
图2-2 媒体交流会现场
“鲍博士”感言:
这本书出版后,有很多朋友建议做一个首发式,但是自己感觉力度不够,最后决定请媒体一起座谈,在写作过程中,一直诚惶诚恐,心里其实是没底的,很多观点是由灵感而产生,经过跟导师反复磋商,最后定名为《现代企业逻辑》。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厉以宁、张维迎等名师指点和审阅,厉以宁老师还提出了三点意见。博士论文答辩的时候搜狗,答辩委员会主任做总结,说看这篇论文最大的感受是原创,观点是创新的。(编者注:该篇论文以90.6分全票通过答辩,被评为优秀博士论文)
写这本书之后,更加看清企业,看清企业应该在什么位置,尽什么责任。在欧神诺,如果我事无巨细都管,就会有问题。很多合作伙伴都是二、三十年的交情,大家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要留出空间给别人,给合作伙伴,因为大家都是有事业心的人,都有精神需求,每个人都要有发挥的空间,有发展的机会。
一个企业的发展好坏,是出于财富积累还是上升到精神追求,这都决定了企业走怎样的路,做的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企业,还是“把人当工具”的企业,根本区别就在于企业家是否考虑到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合作伙伴评语:
特地陶瓷董事长冯红健:
企业管理研究的对象一般是人,但是这本书更倾向于研究人的行为,从行为科学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goodfeel,研究企业的行为,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就是从本源去研究,研究陶瓷文化,下一步怎么办,后面的发展规划我们也做了讨论。
景德镇元和瓷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当代官窑研究院执行院长姚若晗:
北宋一个大官,有一次收到一封家书,家里人因为“三尺”墙的距离与邻居争执不下,恳请他出面,于是这个官员写了四句诗寄回家里: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里人接到书信后退让三尺,而邻居也退让三尺,这便是“六尺巷”的由来。“让三尺”是一种包容,体现在企业里就是“公平、分享、对等的回报等等。我们一直在思考企业的终极价值是什么?是精神文化方面的东西,而不是创造了多少财富。我们也专门开会讨论,这本书之后做什么?与第一本书《中国智式》相比,第二本书的收获更大一些。第一本更像是一部工具书,第二部书挑战性很大 ,是鲍工把自己做企业的一些困惑天龙八部,通过思考迸发出来,是很有挑战性的一个过程。
从“时装化”到“奢瓷生活”,从《中国智式》到《现代企业逻辑》,接下来做什么?
在这之后,我们做什么?还是要做陶瓷。欧神诺从“时装化”、到“天下无砖”,再到“奢瓷生活”, 接下来我们首先要有一个泛陶瓷的概念,一定要跟其他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贴近人的生活。
“奢瓷生活”是精英生活方式的一种。我们要有“大陶瓷”的概念,通过泛陶瓷进入每个人的生活。陶瓷是中国的图腾性品牌,是代表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的东西。其中,“景德镇官窑”更是一个中国图腾性品牌,而我们的当代官窑就是要贴近人的生活,首先全面适应、全面融合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最后才是创造。
景德镇官窑在全世界都有影响力,通过当代官窑,中华文明的一张名片将会被擦亮。
“鲍博士”补充:景德镇做仿古瓷做的是最好的,大师作品可以卖到几十万一个搜狗,但是距离当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虽然产品比原来的官窑要好很多,我们肩负着一种传承使命,通过当代官窑研究院,把景德镇官窑重新做起来。
“答辩委员会”意见(媒体评价)摘录:
陶城报管委会主任李新良:
鲍工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一边经营企业边做研究,他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这本书提升了行业形象,从上一本书对行业的研究上升到普遍现象的研究,具有普适价值。
陶瓷信息总编王力:
鲍工更多的是一个儒商,体内流淌着创新的因子,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不管是为人还是学术研究,都一脉相承。
后记:提到鲍工对于企业的管理,欧神诺陶瓷总经理黄建起先生向记者透露了一个细节,鲍工几乎从不过问公司账面上有多少现金,也很少过问公司的具体事务。也许这正好可以解释鲍工在新书中提到的观点图行天下,“今天的我不再会把企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而是将企业打造成一个事业平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让更多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发展,在这个舞台上欢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