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案例 » 文化类 »数字几何的内化空间

数字几何的内化空间

点击: 34252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版/2013-07 时间: 2013-07-01

编辑:李征 设计/文:袁烽 摄影:夏至
 
  设计师在不破坏原有建筑外部结构的前提下,将原本单一的办公空间打造成一个集合展览、会所、办公等多功能的卜石艺术馆。

  卜石艺术馆位于上海徐汇的城市高密度复合区域中,由办公空间改建而成。面对建筑这一内部功能的置换,设计师首先打散了整个建筑空间的叙事逻辑来模糊其使用界面,并将数字几何的概念引入建筑内部,通过从动线折叠到空间折叠,来完成对于空间逻辑的重塑。

  多层次的内容通过面向庭院的中央交通空间而得以组织,老建筑原有的单调线性平层模式被一个重新置入的非线性空间所重塑。艺术馆中简单的竖向和横向交通动线在这个空间中交会而彼此影响,相互之间边界的模糊带来了空间的折叠与揉和。连续一体的几何相位的切换带来的同时是人运动体验的重新定义,倾斜与平衡,连续与边界,对空间的体验转化为几何性的探讨,复杂的几何关系逻辑打破了传统点线面的层级关系,但又不是一种简单的失控的随意化处理:踏步、门洞、扶手、板梁,这些可识别的建筑构件彼此之间构成了微妙而又合理的对位关系,每一个可感知的线条都在空间中有其逻辑意义上的必然性。而扭转的曲面又将这样的一种必然性弱化,使得参与者始终在一种“必然/ 偶然”的中间状态,在一种多元矛盾中感受着体验的趣味。

  折叠的动线与旋转而上的形体为艺术馆的底层留出了一个面向庭院的入口大厅,大厅前方是卜石艺术馆的常规作品展厅,由位于展厅入口旁的楼梯拾级而上是VIP 展览空间,曲面墙体将展厅分成了若干个微空间,也定义了观展的流线,展品被散落地嵌在了这些流线形的墙体中,在若隐若现之间出现的休憩交流空间满足了VIP 展览的功能需求。展览空间的对面则是与二层室外露台连通的茶室。

  数字化建造的手段贯穿整个设计。非线性的度量和几何分解成为建造内容的核心所在,计算机中抽象的多向度曲面被分解为可控制的CNC 可加工片段,而立体的拼接则通过精确的定位加以控制。曲面化的造型在符合其几何规律的前提下被转化为线性的加工逻辑。传统二维图纸无法实现的空间表达转化为建造逻辑的表达,整个过程使得设计思路被从始到终地加以贯彻,而这种数字化放样与CNC 加工结合的模式也大大降低了建造的成本,提高了设计完成的质量和速度。
 
 
项目名称:卜石艺术馆。设计公司:创盟国际。主创设计:袁烽。设计团队:韩力、何福孜。项目地点:上海市徐汇区。项目业主:卜石艺术馆。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计时间:2012年。完工时间:2013年。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