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把厦港避风坞的小船改造成小酒家或小茶坊。
避风坞水面上,小型游船星星点点,船上游客三三两两,他们泛舟坞上、或品茗、或小酌。一条船,便是一间小酒家,又或是一间小茶坊。入夜时分,渔火点点,坞上渔船唱晚的渔港风光可在厦门重现。
这是台盟厦门市委为厦门市民描绘的一幅厦港避风坞未来景致。本次“两会”上,台盟厦门市委提出了《关于在厦港避风坞建设渔人码头的对策建议》。
[ 优势 ]
浓缩“渔业文化”精华
提案中指出,厦港片区的核心就是避风坞,而避风坞及其周围改造的定位应基于整个厦港片区建设改造的理念。可以把避风坞片区建设成以文化交流、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兼有办公、居住、旅馆功能的“渔人码头”。
提案中强调,厦港避风坞片区改造采用“渔人码头”建设模式,有其地理、历史和人文方面的优势:一是因为避风坞因渔业而生,本身就浓缩了厦门特有的“渔业文化”精华;其二,沙坡尾避风坞靠山面海,加上丰富的历史资源,是开发旅游的最佳卖点;第三,避风坞片区建渔人码头,能突显“渔”的主题。片区四周涵盖渔船、渔码头、鱼行、鱼市等,以及修造船厂、船坞、水产加工、鱼肝油厂等渔港工业,加上大量特色的渔民民居,骑楼式商业街等旧建筑风貌风韵犹存,建成渔人码头既可改造旧城,又可保存渔港文化。
[ 建议 ]
兼具本土和现代风格
提案指出,在充分体现老厦门港口历史风貌的基础上,需引入具有现代化功能设施的文化交流中心和休闲旅游餐饮中心,使渔人码头不失闽南风情,又别具现代风格。台盟企业支部主委、厦门理工学院建筑设计院副院长张锦辉说,文化交流中心要走“两岸”特色。“现在附近已有中华儿女美术馆,这类文化交流场馆还可增加。”
渔船通道通向大海
风貌变了,还得细心雕琢才能吸引人气。为此,台盟建议建渔人码头时,要开发避风坞水上旅游和景观项目。
清淤是第一步。提案指出,避风坞水体面积约3公顷,淤积比较严重,必须进行彻底清淤,综合治理。治理好了,坞内水面可置小型游船,游客三三两两,泛舟坞上、或品茗、或小酌,一条船便是一间小酒家,一间小茶坊。入夜时分,渔火点点,可重现坞上渔船唱晚的渔港风光。
此外,还可以规划一条通向大海的渔船通道,让来往讨小海的渔船在那儿交易,游客也能及时品尝到时令鲜货,体现“靠海吃海”的旅游特色。
水面上建座情人桥
提案建议,建设渔人码头的同时,应对避风坞破损驳岸做适当整修,岸边的石头屋,要修旧如旧保持原汁原味,作为休闲室或旅游餐饮点,供游客休闲和观赏。避风坞的水体也要保留原有的岸线特征,并修建滨海木栈道,游客可以凭栏眺望海景。
张锦辉说:“在水面上建一座情人桥,可以吸引年轻人过来游玩,站在桥面看大海、看夜色,感觉肯定不一般。”他还建议,可以在片区内规划两排街道,“一排全是小吃、海鲜等管吃的门面,一排是休闲旅游的,酒吧、咖啡店、音乐茶座等等。”
打造文化旅游步行街
“车辆全部要在片区外,片区内只能步行。”张锦辉说,建设渔人码头,可充分利用避风坞内的所有资源,把它打造成步行高质街区。
提案强调,可利用坞内骑楼风貌的老旧楼房和旧工业厂房,按照历史风貌,修旧如旧、现代享受的原则进行保留性的改造,通过合理布局使之成为文化创意工作室,文化艺术展览馆及艺术演播厅等。沿滨海岸边,可设置露天茶屋,咖啡吧,酒吧及其他休闲旅游设施,开发文化旅游产品交易市场,形成多元的文化旅游步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