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开工之前,区发改委就早早地开始做起了前期准备工作,主动和市发改委沟通联系,请他们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经过一次次协商和修改,终于及时完成项目备案,保证了工程的按时开工。
区水务局也提前介入,积极参与码头技术评审。因部分引桥与待建的防汛墙相交,负责防汛墙建设的区水务局根据引桥走向,反复协调防汛墙与引桥节点的构造方案,确保引桥建设不受影响。设计部门也因地制宜,最终,将引桥原来的“四跨一联”改为了“三跨一联”,缩减一跨为防汛墙预留位置,而引桥也因此由最初设计的513米改为420米,节点处标高由最初设计的8.5米改为7.6米。
作为宝山区第一个超大型水工建设项目,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施工建设区域原本是一块锚地,数百艘船只长期靠泊于此,加上长江口本身就是运输繁忙的航道,来往船只穿梭不断,经常有船只误闯施工区域。为了不影响施工,承担该处水域管理的宝山海事处主动配合施工,从2009年7月18日邮轮码头正式开始水上施工后,海事部门派出多艘巡逻艇,和指挥部租用的船只一起巡逻,在施工区域附近的水域上,拦截来往船只。为了尽可能拦截每一只船只,巡逻船只24小时昼夜穿梭在长江上,并在长江口上下游码头及临近省市的海事部门配合下,发放宣传单,提前告知途经该水域船只的安全须知,迄今已发放传单2万多份。宝山海事处还专门成立了海宝班组,加强巡逻力量。指挥部、海事处和施工单位等部门建立了周、月度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截止2009年12月底,共拦截船舶926艘次,监控加油船483艘次,有效拦截率100%,在海事处和指挥部的共同努力下,闯入管制水域的船舶艘次逐月递减,从刚开始施工的每天数十条,下降到现在每天最多两条,保证了工程建设安全不受影响。
正是这种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推动着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的建设步伐不断向前。
全力以赴 攻克难关
虽然已是隆冬,气温时常接近冰点。但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工地上,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为了赶进度,我们的工人每天从早上6点开始工作,经常要做到天黑。虽然受天气和各种因素影响,施工中会碰到很多难题,但指挥部和设计、施工单位还是一个个攻克难关,一步步向着时间节点迈进。”建设者们在冒着严寒正全力赶进度。
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工程总投资约8.5亿元,是迄今为止宝山最大的水工工程。从开工建设到既定竣工日期,整个工期仅一年左右。如此规模宏大的工程,如何在短期内高效高质地完成,成为了摆在指挥部和建设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确保实施进度,指挥部领导提出特事特办、重点工作立即办的工作要求,具体在手续办理、工程施工、配套工程、方案调整等程序上同步交叉进行,并采取了码头、引桥、平台三部分同步进行的施工组织方案。承担本工程施工的中交三航局投入全部精力,每天有700余名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奋战在工地上,各类打桩船、起重船、搅拌船等近80艘施工船只也日以继夜地工作着。
长江口外的风比岸上要高出好几级。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冬日,记者踏上了水上平台,一上去就明显感觉风力加大,寒意阵阵。“冷一点倒是没关系,最怕的是风太大,会影响施工。”工人们告诉记者。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根据有关规定,风力超过7级必须停工。气候成了影响工期的拦路虎。与陆上施工不同,水上施工对气象条件的要求更为苛刻:遇到台风、暴雨、迷雾等恶劣天气都必须停工。在码头建设中,就曾经多次出现受台风外围影响而被迫停工的情况。
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正式开工是在2009年7月18日,恰逢台风高发的夏季,而最佳施工方案是针对秋冬季节低潮位时所制定,夏季恰逢长江汛期,原先施工方案难以实施,只能重新调整突击完成。此外,天气情况一日三变,还不时有台风、迷雾来临,工期只能一再压缩。面对紧张的工期,只要恶劣天气一过去,施工人员就赶快加紧施工抢进度,确保工程按节点完工。
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主要是在水上建设,平台和客运大楼由一条引桥与陆地连接。总长420米的引桥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环水而抱是整个工程的亮点之一。为了这条漂亮的弧线,施工中全部桩位均需用GPS定位放样后,才进行打桩。
虽然事先作了许多准备,但是,“引桥开工建设的第三天,就发生了船只强行闯入施工区域的碰桩事件。”施工人员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中交三航局虽然曾经建设过洋山港等多个重大水上工程,但长江口复杂的水文情况,还是让他们碰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码头建设过程中,由于新建码头位于老防波堤外侧,建于90年代初的防波堤原来的竣工资料仅能大致参考。因此开工之初,就碰到了原来的砼桩,导致出现了断桩。而断一根桩,根据结构需要必须重新布置两根工程桩,这就意味着工程投入的加大,进度的延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防止再次发生碰桩事件,工程管理部决定请中交三航勘察公司抽派精兵强将,组成探摸小组,利用勘探船的钻杆在施工水域对原防波堤砼桩进行地毯式排摸,精确标出打桩位置,采用边探模,边打桩的方式,在探清水下老防波堤砼桩的情况下,才进行打桩。根据探摸结果显示,原先砼桩排架间距是2.4米,净距仅1.8米。而要在如此之短的距离中插进一根直径1米的新桩,保证不碰旧桩,又是在风浪极大的水上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施工人员必须小心翼翼、见缝插针。这一分项工程前后耗时约两个月时间,最终顺利完成了与防波堤接触段的码头及平台打桩任务。
2009年11月份,引桥建设又遇到新的难题。根据G1501(原A30)隧道方案,部分隧道要穿越引桥桩基,防汛墙工程也已启动,但方案待定,意味着引桥建设必须充分考虑为隧道和防汛墙保留充足的余地,这牵涉到大量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之间的协调问题。时间就是进度,指挥部工程管理部主动提前介入,多次约请三家设计单位,充分讨论,并与有关行政部门积极沟通,寻找工程的平衡点,数易图纸,最终将A0、A1和A2桩采用直桩形式,并充分考虑间距预留,确保隧道和防汛墙工程的施工,得出了三方均认可的技术方案。
如何有效控制工期节点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大难题。由于本工程必须在世博之前建成,竣工节点只能提前,不能拖后,而通关平台及引桥是控制施工进度的关键线路,为在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中交三航局调来了局里最大的起重船,并将三段式工法改为两段式工法,并减少模板的周转次数。通过调整施工工艺的投入,保证了施工周期的进度。
此外,由于长江口风大,又逢冬季施工,昼夜温差大,浇筑的混凝土会迅速凝结,并产生细微的裂缝。这样不仅影响了砼面层的光洁度,也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为了克服这一难题,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专门从美国进口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UF500)砼添加材料,有效改善了砼面层的表面质量。
在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整个工程中,仅在水中打的桩就有2000多根,难度可想而知。但建设者们为了向世博会献礼,迎难而上,正全力拼搏在长江口的风口浪尖上。
创造四个全国第一
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的建设中,在创造了许多亮点的同时,还拥有多个全国第一:国内国际邮轮靠泊能力等级最高;水上通关平台面积最大;引桥在水上首次利用导桩支撑贝雷架,实现整体现浇预应力箱梁结构;国内同类水上大型工程中施工周期最短……
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可靠泊20万吨级的大型国际邮轮,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邮轮码头靠泊等级。今后,乘坐10万吨级以上国际邮轮来上海旅游的客人,可以靠泊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直接在这里换乘水上快艇或是陆上交通,开始上海之旅。
引桥所采用的现浇预应力箱梁结构,在国内水上施工中首次使用,和传统的架梁式引桥相比,更具有抗风能力和稳定性,同时更加凸显出建筑曲线的柔美。
与此相媲美的通关平台,则创下了全国水上平台面积之最。整个平台面积约3.4万平方米,平台下最长的横梁超过传统水上建筑30至50米的横梁标准,达到140米,通过设置后浇带实现。椭圆形的“东方之睛”客运大楼就建在其上,与水交融,一站式满足旅客候船、通关、换乘、旅游等多项服务。平台周围还设置了大型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
此外,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建设工期仅1年,而同类工程一般在2年左右才能完成,也创下了一个全国之最。
随着世博脚步的日益临近,吴淞口的“东方之睛”正慢慢张开,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同展望宝山滨江新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