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规划理念领先建成“最美山村”

规划理念领先建成“最美山村”

点击: 30314 次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时间: 2010-05-18

  从灰败的废墟到五彩的别墅,2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4000余名规划设计师,用数万页的规划图描绘出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彭州市磁峰镇鹿鸣荷畔、大邑县西岭镇云华农家旅游社区、都江堰市天马镇向荣新村、崇州市三郎镇凤鸣安置点、彭州白鹿镇金桥人家……每一个名字,都是一幅图画。
  曾经的残垣断壁已被一幢幢依山而建的别墅、层叠错落的中式院落取而代之。
  从灰败的废墟到五彩的别墅,200多家规划设计单位、4000余名规划设计师,用数万页的规划图描绘出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叫停“克隆重建”规划大会战拉开序幕
  最初的规划重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最初规划设计的430个点位,审查通过的只有22个。”成都市重建办负责人说。
 
规划理念领先建成“最美山村”1
 
规划理念领先建成“最美山村”2
 
  震后,成都市有近20万户灾毁农房亟需永久性重建。可农村建房从来就是村民想怎么修就怎么修,到底该怎么规划,从无先例。
  重建之初,都江堰向峨乡是成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标本。清一色的4层小楼,空地上还有健身设施……然而,村民们却开始发愁——农村照搬城市,今后难道要扛锄头上楼、打的去种地?
  2008年8月16日,在实地调研了多处灾后重建点后,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在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紧急叫停了“农村重建克隆城市小区”的做法。
  在这个小村,重建就是“两手一指,材料一卸,沿路开建”。
  “如果都齐整整一个样,说不定村民晚上回来都找不到自家的门了。”李春城担心,如果把城市小区简单“克隆”到农村,重建将难以与农村的生产发展相结合,与地形地貌、生态环境、文化民俗相协调。
  会议室里,李春城用了一个多小时连讲带画,提出了重建规划设计的“四性”:产业支撑的发展性、空间布局和建筑形态的多样性、与当地自然环境和生产生
  活方式的相融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享性。
  由此,成都农房重建“规划大会战”拉开了序幕。
  枪毙“克隆方案”建筑师实地调研再补考
  在四川三众建筑设计公司总经理、一级注册建筑师廖强的笔记本电脑里,有一份“职业生涯的得意之作”——“鹿鸣荷畔”重建设计方案。
  “这是我职业生涯中,一场特殊的‘补考’。”廖强至今还记得,鹿坪村是他们设计的第一个统规统建点,第一套方案几乎是照搬城市小区,几栋四五层的楼房“装进”了500余农户。
  结果村民们不肯买账,“我们的农具和猪圈鸡窝放在哪?”村支书张宗泽直接将方案“枪毙”了。
  “那是闭门造车的结果,拿着一张简易的地形测绘图就把方案设计出来了。”廖强说,他们后来花了两天时间,到鹿坪村实地详细查看,挨家挨户了解村民的实际需求,然后回去重新设计方案。
  新方案将四层楼改为两层,院落之间增加绿化带,由“一心、一带、两环、多聚落、发散式”等组成。“一心”指处于中心位置的千亩荷塘,“一带”是贯穿整个村落的手工艺和文化创意产业景观带,“两环”指荷塘周围的旅游休闲环和外围的产业经济环,“多聚落”指多个集中居住的区域因地制宜。
  充满创新思路的千亩荷塘、乡村酒店、双层别墅,让坐落在山水间的新村远看整齐而气派,近看则各有风格。以前4层楼的“小区式”住房调整为3个院落式的居住点,让农民的生活与未来的产业发展一脉相承。
  这个将“四性”完美融合的规划被村民们高票通过。
  规划师的新课题农村规划摸着石头过河
  遭遇“补考”的不止三众公司。
  开始于鹿坪村的“规划大会战”,吸引了200多家规划和建筑设计单位、4000余名规划设计师走进农村,按照村民的不同需求、村庄的不同特点,进行诉求不同的规划设计。
  “规划大会战”的成果,是在短短12天时间里,在重建规划中满足了700多个农村重建安置点数十万村民的需求,让700多个安置点有了700多张不同的面孔。
  “成都市灾后农村住房重建规划大会战,可能对于所有参与其中的规划编制设计机构来说,都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四川凯来工程设计有
  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潘登说,“因为农村房屋的规划设计,几乎没有先例可借鉴。”
  凯来公司的大多数客户是房地产开发商,做的都是城市里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乡村修房子,可能受到成本的限制,都是农民自己修建,好像没听说过还要规划设计。”这次在政府主导下的住房重建规划,包括了整个新型社区规划以及农房的建筑设计。“那段时间里,工作量至少是以前的两倍,因为面临的问题不仅多,而且前所未有。”
  其实,众多规划设计公司面临的难题,几年前的成都市规划局同样遇到过。
  “以前,规划局只管城市和部分县城规划,只有几百平方公里。”成都市规划局局长张樵说,2003年成都市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出要做统筹城乡的规划并将之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时,大家都懵了。
  “过去我们做的都是城市规划,学的也是城市规划,农村规划该咋做?统筹城乡的规划又该咋做?”对于这个全新的课题,书本上没有理论,从来没有经验可学习,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完善,“摸着石头过河”。
  全社会参与规划农村发展提速10年
  改变,不仅发生在灾区。
  两年之后的全域成都,规划师下乡不再是新鲜事,每个村庄都将有属于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一幅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将在成都农村呈现。
  如今的“鹿鸣荷畔”,一片红黄相间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地散落在起伏的山坡上,远处山上种着金银花、猕猴桃,在太阳照射下青翠欲滴。新建的别墅式四合院,分为3个聚居点。每个院落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和谐苑、感恩阁、水一方……每个院落都有一个富有韵味的名字。四合院里,套一、套二、套三、跃层,户型各异,每个院落居住了大约10户村民。
  在大邑县西岭镇云华小区,利用林盘地建设的安置点既保留了川西田园风貌,又为村民提供了现代化的居住条件;彭州白鹿镇金桥人家,村民们山下种菜、房前种花,一幢幢尖顶粉墙的欧式小别墅依山傍水,美得就像童话……
  成都正在描绘着未来的乡村场景:在依山傍水的绝佳位置,人、自然、村庄三者结合在一起,山川、河流、田野都是背景。村民们面向涓涓细流的优美画面,乡村在休闲、度假、避暑、观光一体中不断发展前行。
  在“转身”之后,成都将拥有全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从一开始,成都市的灾后重建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修复工程,而是提升工程,是城乡统筹工作的延续深化。”成都市规划局总规划师赵钢说,重建不是帮农民修好房子就完了,还要考虑他们今后怎么生产、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更好。
  “只有全社会参与做出的规划才是最好的,这使许多受灾镇、村缩小了城乡差距,经济社会发展至少提速10年!”赵钢说。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