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活动专题 » 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 »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主论坛

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主论坛

点击: 34944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0-10-25


   
    主持人:保罗•安德鲁先生的演讲是非常具有激情的,通过他的演讲,我们似乎感到对于设计师来讲,如果有了激情,同时又能够发现最后通过开拓,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在最后又提出了很多的思考,甚至要求我们停一下,想想未来的一些发展,尤其对于年轻的建筑师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我注意到他有一句话,就是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也反复提到建筑的功能性,包括建筑对人类和社会的责任。我想通过安德鲁的演讲,在座的所有设计师和所有有志于发展建筑事业的我们的同仁,一定会受到很多新了启示。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安德鲁先生的演讲表示感谢。
    最后一位演讲者,请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晶宫设计研究院的名誉院长高祥生先生。他的演讲主题是《全球化文化背景下地域设计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高祥生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深圳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研究院名誉院长:高祥生
 
    高祥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尊敬的设计师朋友和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全球文化背景下的地域设计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一、文化的特性
    在信息社会中,全球文化的传播无论是传播速度还是传播广度来说,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全球的文化趋于一体化,另外一方面民族的、区域的文化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化大同中,凸显自己的个性,产生这种现象的缘由是什么,有什么规律可循,这正是我今天要跟大家一起讨论的问题。
    (1)地域性和识别性。
    文化的形成离不开物质条件,而在诸多的因素中,地理环境的因素尤为关键。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不同的地域、人种、环境,受其影响,其产生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正是由于这种地域性特征,使区域文化又能够与其他地方文化区别开来的可识别性。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区域都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有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在人类文明和世界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这四张图片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所产生的四种不同的建筑风格。
    (2)延续性和发展性。
一方面,任何民族或地域的文化形成后都具备延续性,在文化的延续中,文化形态保持了原有的特征。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在历史进程中都会发生变化,在发展中文化形态将会发生演变。文化在发展中的演变会出现如下状况:一方面本民族、本地区的文化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对于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产生一种排他性。这就出现了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延续。但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不可避免的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它会吸纳接受外来文化,表现出文化包容性的特点。同时本民族文化、本地域文化又都随着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而产生新的文化形态。所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它需要保持其自身的原有文化形态的基础上按,不断的改造落后的文化形态,最后形成一种具有新内涵的新活力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形态。
(如图)这是文化演变中的图例,表明了任何一种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都有一种吸纳和包容的特点。左下边的图表现了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本地域文化新文化的一种结合,在包容吸纳的同时又产生排他性。这里就出现了右边的图像,说明文化会包容后会产生新的文化形态,新的民族地域的文化形态在现代文化下面也会产生一种变化。
在今天,民族和地域文化的演变现象必须从全球经济和全球文化的背景中考虑。当前,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个国家不可避免再封闭式的发展。任何民族、任何地域的文化都会受到国际文化的影响。无论你是愿意还是不愿意,当今的民族地区文化必须放在国际文化的背景下来谈论。而且国际化的背景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所以受国际化影响的地域文化的形态是可变的,是可发展的。
(如图)这张图是晶宫装饰工程公司在越南做的工程,酒店虽然位于越南,但却是欧陆风格,它反映的是国际文化的渗透。
(如图)这是北京希尔顿酒店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反映了当前流行的一种国际化的风格。
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各种外来文化开始涌入中国,对中国的设计文化产生影响。这其中就包括室内设计。回顾一下近30年来的室内设计的文化特征,就可以发现,一方面各种不同的设计风格充斥市场,另外一方面又有各种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风格日益盛行。这种现象就体现了一种在国际化、多元化的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文化交融的表征。
(如图)这是现代建筑的一个空间。用中式的彩画、城墙等进行设计,这是中国非常现代的商业建筑立出现的,它反映了中国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旧的情结。
(如图)在成都的明月会管理出现了欧陆风格的大堂空间。
(如图)在东莞三正半山宾馆的大堂空间中,具有南国风情的风格,同时柱头又是欧陆风格,这两种风格有机的混搭在一起,这也反映了一种文化的交融。
(如图)在酒店附设的游泳馆,也是南国情调与新古典主义的结合。
(如图)一个是越南的皇冠假日酒店,一个是中国的希尔顿酒店,无论是在越南还是在中国,标准客房的功能和风格大多是一致的。
因此不难看出,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它的文化,一方面受自身因素的制约,另外一方面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表现在具体的文化发展过程中就是地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的关系。从室内设计的角度说,就是地域文化设计与全球文化设计交融后的一种特征。
    (如图)这是三亚希尔顿酒店,是一个富有南国风情的酒店,建筑形态具有地方的特点,同时又有一种现代的气息。
    另外,中国近30年来的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形态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生活方式要求产生适应这种生活方式的物质形态,反映在室内空间上就要求有新的空间形式、新的思想观念,并要求产生适应新的审美理念的物质形态和新的装饰形式。
    (如图)此中庭空间的装饰设计和室内设计满足了现代人对酒店功能和审美的需求。
    (如图)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中,功能布置主要是满足人们工作和休闲的需要。
    (如图)东莞三正半山宾馆的中庭是一个现代设计的共享空间,用了中国园林的设计景致进行表达。
    (如图)反映了现代的装饰材料、现代的施工工艺、现代人生活的一种形态、现代人的审美倾向对装饰风格的影响。这种影响使当前流行的装饰更倾向于国际化。
    二、地域文化的传承
    任何一个民族,只有保持其本民族的地域特色,才能在整个世界文化圈中凸现出来。有人曾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我认为:“只有地域的才能体现民族的”。因为地域文化的形态是最明显的,而最明显的才能最凸现。
    随着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民主文化的复兴、民族意识的强化,中国人必然会认同、寻求、梳理、发扬、光大自己民族的文化。而这种对于本民族文化的发扬传承符合文化传承的特点。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因为地理因素、人文差异、文化积淀的不同必然会形成自身的文化特征。这种特征在某一阶段会因为某种外来的因素发生变化,但由于本质的因素不变,其自身的文化特征终将会凸现。在中国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文化受到各种冲击,而21世纪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在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中国人又一次喊出了寻根的口号。
    (如图)三亚希尔顿大酒店虽然是现代酒店,但也不失地域传统文化的一种表述。
    三、地域文化的革新
    1、革新是必然的。
    任何一种文化都是要发展的,都是要革新的,这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因为它由各种因素所致。
    (1)时代因素
    社会物质形态在变化,人们的意识在变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变化。这种意识和观念的变化反映在室内设计领域上就是对中国文化认知的差异。
    同样是中国的建筑,中国的艺术处于不同的时代人们对于建筑形态和艺术风格的认识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上世纪80年代戴念慈先生的曲阜阙里舍与本世纪贝堇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明确提出了“苏而新”、“中而新”的创新思想。提炼简化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装饰中的诸多构建啊与局部特征,中国古建筑灰瓦屋顶的檐口已经简化成青灰色的框架。
    阙里宾舍与苏州博物馆相比,建筑在形式创新上侧重点不同,究其原因是因为时代精神的不同,人们的审美观念在变化,建筑师、室内建筑师的创新思路也必然发生变化。
(2)工艺因素
    传统建筑以手工艺为主,几千年传承下来已经非常娴熟了。现在的建筑技术、室内装饰工艺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生活观念在变化,取而代之的是建筑工程、装饰工程的大规模工厂化、模数化、装备化。原来诸多手工的环节变成了工业化、装配化操作,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很多传统匠人的手工艺失传,先前的雕梁画栋等传统工艺在建筑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都将改变制作模式。
    (3)材料因素
    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变得丰富多样,对于新的建筑形式的出现提供了各种可能性。这就促使新的建筑形式的不断出现。在今天,若是再用以前的砖石、木材等来表现建筑就变得不实际了。钢、玻璃以及各种仿真材料的应用导致了了建筑形式和装饰形式的更新日趋频繁。所以说设计的创新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社会形态、生活理念改变、物质产品不断丰富后的必然结果。
    (4)生活形态
    社会在发展,社会的经济水平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社会的生活形态、人们的生活形态都在发生变化。因此,为了满足社会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新的建筑作品、环境艺术作品也随之产生。而在表现这些新建筑、新功能的作品中必然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新的表现形式。
    2、革新是必然的
    一种文化的存在必须要有它的特点,而这个特点又是同民族的个性特征相互关联的。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身特点就很难得到别人的认同。近代中国经济落后,国力衰退,由闭关锁国的发展到一下子被迫打开国门,被动的接受外来的新事物,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到了现代,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主动地打开国门迎接外来的新事物,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文化的不断冲击下,不可避免就会产生文化的交融,反映到设计领域,必然会出现文化的创新。而这种创新又是必须的,因为当今社会任何区域的文化都受到了国际文化的影响。
    (如图)东莞三正宾馆客房,虽然表现的是中式文化的特征,但是表现形式上有现代的感觉,用的材料不少都是新型的材料。
    四、传承与革新的交融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室内设计中的全球化设计与地域化设计两者之间并非就是相互排斥的,反而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融合,各取所长。对于中国的室内设计来说,更多的就是要在传承与创新方面进行权衡。
    1、基于传承基础上的革新
    在对传统建筑、传统工艺设计中的创新,要有一定的根基。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深厚的底蕴,是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中有许多东西是可以继承的。譬如对啊于建筑无论是怎样革新都必须了解中国建筑中的形制、形态、发式、用材等,都必须了解中国传统装饰文化中含蓄性、平面感、陈式化等特征。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最根本的东西,才能进行提炼整合,而经提炼整合后的作品,就是基于传承基础上的革新。
    在建筑装饰创新中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例如把传统的建筑界面、空间形态中本质的基本因素加以提炼,再表现出来,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手法。如晶宫设计装饰工程公司设计的作品,其采用简化构件的手法,运用新材料进行表达,去掉了许多过渡性的构件和细节。又如上海金茂大酒店的大门,原型就是门罩,是将传统兼硃重的构件简化、提炼,经过革新后再表达出来。都是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秀例子。
    又例如对于传统建筑的局部构件再组合、再创造,在艺术创作中,为了表现某种因素,往往将传统建筑的某些局部构件组合运用到设计中,这些构件大多数作为表现传统建筑文化的载体。例如将室外的一些构件引入室内空间来表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这些方法都是对艺术形态创新的不同表述。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表现的方法不一样,表现的形式不一样,表现的形态不一样。无论是简化也好,还是组合也好,中国传统建筑的装饰形态最本质的是强调二维关系。中国传统装饰文化建筑文化里,其实跟中国的文学诗歌都是一样的,强调的是二维的关系,强调的是平面感,强调了表现中的含蓄,强调的是表现中的程式化。我们只要抓住这些最本质的东西,表述中国传统建筑装饰文化最本质的特征。
    (如图)在海尔洲际酒店的室内装饰中,程式化的加剧,一些绿色植物的点缀是对中式的餐厅的表述。海尔洲际酒店的室内虽然是现代建筑室内空间,但平面和色彩设置都极具中国时代气息。
    2、形式上的继承,功能上的革新、完善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农耕闻名中的生活方式相距甚远,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更为人性化。由农耕闻名中的生活方式发展成为现代的生活方式是人类文明的表现,是社会的进步。所以,总室内设计的角度来看,无论怎样继承或革新,都应该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作为最基本的目的。
    我们所说的对传统的继承,主要是表现形式上的继承。倘若为了继承传统民居的形式,而坚持保留内部功能,那么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像这种民居现代人再也不愿住在里面,我曾看到有这样一张椅子:它的外形恩是明式的,座位的面层加了海绵垫。椅子很有中国味,坐上去也很舒服,这就是功能上的创新完善,像这种例子还有很多。
    (如图)三亚希尔顿酒店的现代会客空间融合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元素。
    (如图)东莞三正半山宾馆的装饰以陈设烘托表示了中式的特征。
    综上所述,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室内设计中的全球化设计与地域化设计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在室内设计中,一方面需要认真传承民族的、地域的文化。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如何在全球文化背景下体现设计作品中适应时代的功能要求、工艺要求和审美特征。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高祥生先生的演讲题目实际是中国设计师在当代遇到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毕竟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一方面我们背负着很沉重的包袱,如果历史传承做的不好,就会对创新有很大的制约。高祥生先生今天演讲里面有一个理念非常重要,这就是交流的理念。回顾一下中国的历史,由于中国本身是一个多民族构成的国家,不是说今天才谈交流的,实际上还有一个宝贵财富,就是历史上我们的发展始终处于交流中。作为今天最后一位演讲人,实际上我们为中国的设计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这就是传承与革新的问题。
今天进行了一天的演讲,信息量是非常大非常丰富的,要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思考和慢慢的消化。让我们对高先生的演讲表示再次的感谢。同时,希望大家抓住机会到隔壁的展厅好好参观展览。亚太空间设计师2010•北京国际论坛主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前一页12345678下一页 »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