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E-newsletter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设计动态 » 设计资讯 »2016大师选助手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2016大师选助手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点击: 37375 次 来源: 美国室内设计中文网 时间: 2016-04-28

对  话

在大师选助手的赛程中,ID作为专业的设计媒体,将全程推动各方以作品对话,以思想交流。在启动仪式的对话环节,韩晓岚即以专业的设计素养,轻松幽默的主持风格,开启了设计大师、行业领导、评审团、梦想导师的第一次集体交流对话。

韩晓岚:为什么选择参与大师选助手这个活动
姜峰:是大师选助手选择了我们。
何宗宪:做设计这么多年,一直都是抱着玩的心态,希望能认真地玩,玩得很出彩。这次活动也一样。

 

黄志达:被人安排工作是最幸福的。
赵东洲:几个好朋友相见欢,平时大家各自忙难得碰面。
倪阳:台上坐着的五位设计大师,大家都看到,个性鲜活,而且各有内涵。名师出高徒,跟着好的老师,在他们的经验之上去学习,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韩晓岚:您认为现在年轻设计师的工作状态如何?

杜昀:有些方面是存在代沟。总体来说,生在这个时代,成为设计师是千载难逢难逢的机会。很遗憾很多年轻人并未没有意识到这个机会的难得性与不可复制性。

姜峰:这个时代的设计师,既幸运也艰辛。二三十年前,我们刚来深圳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为包工头服务,画图纸只能赚点零花钱。不像现在,设计费动辄上百万,接触的项目都是五星级酒店、售价几万一方的样板间。这个是在当今中国才有的机会。但未来也会很辛苦,因为起点实在太高了。

何宗宪:其实我有一个不同的看法,因为可能我从小在不同的城市经历过,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代。我入行是从香港开始,当时有很多国外的设计师事务所,他们的根基在室内设计已经扎得很稳了。那时候的香港和国内现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我对现在年轻人的处境很理解。作为东方人,面对市场的要求,对时间要追得很快,这样做出来的很多东西都很薄。现在的年轻设计师早熟,但这个早熟只是熟了一半,并未熟透,所以他们有时候很有活力,很飙进,不过后劲不足,不能持久。所以我希望新一代的设计师,除了要有创意,还要回归到设计的本质。

黄志达:其实我觉得时代的好坏都是相对的,只是你立足的角度。很多时候,我觉得人活力过了不好,绷得太紧也不好。对于年轻设计师,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换位思考。做设计悟性很重要,而涉及到团队的合作,彼此之间还是需要多一点谅解。

赵东洲:我觉得对于年轻人,如果能力还没有到达一定的程度,还是要沉下心来,好好提升自身的素养,唤醒脑海里的潜能。大家都喜欢提原创设计,但原创设计到底是什么?就像我们现在身处的环境,你看到了几个设计语汇?但大家也不要盲目学习,所谓人法天,天法地,道法自然,杜老师刚演讲提到的品味,包括时间、历史的沉淀,我觉得中国哲学里面有无限的设计桥梁。

韩晓岚:要不我们问问现在年轻设计师的中坚力量,看看他们眼中年轻设计师的状态是怎么样的?

陆伟英:其实我今晚是作为梦想导师吴文粒的代表过来的,我们都是台上各位老师的晚辈,在晚辈中也还谈不上中坚力量,我们也一直抱着学习的心态。我觉得设计源于生活,我们还是要享受生活,享受当下,尤其是享受今晚各位老师带来的精彩作品和设计观点。

郑鸿:我们确实是比较幸运的一代。一个是大环境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设计的需求也随之提高。第二是我们有很好的老师引导,也有机会去接触很多的设计作品,比如刚结束的米兰展。我觉得现在的80、90后设计师都普遍比较浮躁,设计是痛并快乐着的行业,贵在坚持,所有的大师都不是一天炼成的。

韩晓岚:我们请倪阳会长站在行业的高度,给我们的本次对话做一个总结?

倪阳:在座的设计大师,都有共同的建筑学背景,这是我体会比较深刻的一点。室内设计的形成,我觉得是不太健康的。专业分得太开,不符合事实的本质,而室内设计本身就是建筑框架下的一环。所以我建议年轻的设计师都应该加强建筑方面知识的修养。

就价值观来说,建筑学有包涵对社会学的关注,对事情的理解会更低调更本质,而室内设计相对来说有点过于浅显张扬。我觉得各位老师是因为具备建筑学的背景,能体会到这个专业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才能做得更好。

各位老师刚才都做了演讲,也做了很多展示,而我们更应该去关注的是他们背后的价值观。刚才我听到的最高频的词是“玩”,那么怎么去玩,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玩,在玩的过程中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达到原创的境界,这才是更需要我们去挖掘的。

我想我们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去做设计,还要思考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材料的回收、简朴和奢侈的生活观念、对欲望的抑制等等。我想,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情怀。

 

分享到: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至腾讯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到人人网 分享到开心网

相关文章

关于IDchina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投稿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