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33743 次 来源: www.id-china.com.cn 时间: 2013-07-03
2013年6月29日下午2:30不自然“一种自在的设计,一些坦然的生活”广州首站开幕仪式在扉艺廊正式启动,整个展览时间为期15天。
策展人——冯国安先生
主办方代表——杨迪晟先生
域图——陈志雄先生
雅伦格——李家豪先生
张之杨
局内设计创办人、建筑师/城市设计师。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拿大皇家建筑学会会员在荷兰大都会OMA设计事务所、美国AECOM设计事务所,中国易道设计担任主持设计。设计深圳南油购物公园、深圳证券交易大楼、上海世博会城馆等。
作品:灯亭
人造石拥有很强的可塑性,具备一定的透光性,现有着成熟的无缝粘结技术,浇筑技术,雕刻技术。此作品意在探求人造石的材料可能性,尽最大努力顺应材料特性,展示材料本身的自然美。
整个装置采用壳体形式,符合结构逻辑,且三角形网状顺应结构受力,成为加强筋,由此材料能够承受自身重量,无需在内部增加辅助结构。
装置表面的三角形内凹或外凸,在装置内部设置LED灯带,由于材料厚度不一,透光率各异,形成富有变化又有韵律的肌理,充分体现了材料所具备的透光性。
我们并没有限制装置的功能,可以将其作为雕塑,椅子,灯,亦或是其他。
宋刚
美国康奈尔大学建筑毕业,与钟冠球创立竖樑社建筑事务所2004年、2006年和2008年连续三届北京国际建筑艺术双年展的策展团队成员。2009年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夏昌世个展的策展人。华南理工大学数字建造实验室的负责人。
作品:假山泡泡
思路很简单,建立一个算法,在一些矩形体量的中间生成很多泡泡,布尔元算后的形体是一个计算机计算的结果,会让人有假山的文化想象,是一个我们理解的“不自然”的过程。
刘珩
香港南沙原创建筑工作室 创建人/主持建筑师;北京大学副教授,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博士,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建筑硕士;兼任香港霍英东基金会南沙新城规划设计总监负责广州南沙新城规划发展;中国首位获得哈佛设计博士学位的女建筑师
作品:纸上谈兵
一张薄薄的皱纸柔软的REST在硬地上,可能是器具,可能是灯具。
手帕工作室
手帕工作室是一間創意公司,,總部設在紐約和香港,致力於多媒體藝術實驗。我們策劃新的想法與意見,思想,行動設計方案和最先進的技術探索難以估計的領土。成立由視覺藝術家張韻雯及的錄像藝術家Erkka Nissinen。手帕工作室是一個創意品牌,藝術,設計,時裝, 多媒體及時尚領域的大熔爐。
作品:手帕抹脑
我们将使用人造石雕塑出一个人类大脑,黑色墨水染在大脑上,黑墨代表人工知识。
你们可以把$1,使用强水主机(如战斗机的水枪)洗净大脑上之墨水…(这个清洗机是用钱的清洗机械,是纯粹的人类为干预清理和修复的东西…)
王维仁
香港大學建築系副教授,及王維仁建築研究室主持人,美國建築師學會及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柏克萊加州大學建築碩士,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及台灣大學地質系學士。曾任2007年香港建築雙年展策展人,2008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客座副教授,南京大學, 新竹交通大學及同濟大學客座副教授,美國TAC建築師事務所協同主持人。其研究領域為合院建築形態演變,中國寺廟建築形態,傳統及當代中國城市肌理與城市空間。
設計獲獎包括:1999,2001,2002年美國建築師學會設計獎;2001,2002,2003臺灣遠東建築獎;2012及2008年香港綠色建築獎;2009年香港建築師學會獎。作品獲邀參展包括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北京建築雙年展,深圳建築城市雙年展,香港建築城市雙年展,成都建築雙年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等。作品與文章發表於 Stradt Bauwelt,TA,WA,Dialogue,Domus China,UED 等國內外期刊,包括牛津大學出版社的 <思考再織城市> ;<圍的再生:澳門歷史街區城市肌理研究>,台灣建築以及城市環境設計的專輯<王維仁及其都市合院主義>。
作品:明式家具
之一: 材料的本真性
谷歌上網查杜邦公司的Corian產品,你會看到: DuPont™ Corian® Countertops -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for your home Corian® is the solid surface that gives you the ultimate in freedom of expression and ...;再看中文網站上的關鍵字,就更符合重視實用的中國人:可麗耐®人造石優點耐髒抗污性,符合美國國家衛生基金,容易清潔,堅固耐撞 ,顏色多…是世界第一塊實心面板材料…
兩句英文簡短精要的的”提供家居的無窮可能”以及”給你無盡自由表現的實材表面”,道盡了化工材料科學家無盡的驕傲,也一槍打碎了我們將對藝術品靈光aura和建構詩意的執著。如果本雅明在世,可能也會寫一篇類似”機器復制時代的藝術品”的美學理論,從材料來重新定義作品的本真性 authenticity了。
在Grasshopper和Rhino軟件的支撐下,身處三維曲面造型泛濫的年代,電腦屏幕裡平滑中性的表面是沒有質感的材質。上課時談到設計與材料,我會開玩笑建議不思考建構關系的學生:等到杜邦的材料研發的更好之後,他們的設計就可以一氣呵成的鑄造完成,在光滑平順波浪起伏的未來世界中,很快就可以不用費心思考建構與材質問題了。
不必諱言,在做這個設計的時候,我多少有著樣的心裡障礙,也想用作品辯證一下這個矛盾兩難。
之二:木與石
一般認為中國和東亞建築文化選擇木材而非石材作為高貴的建築材料,在於木材本質的生生不息,從大木作舉架開間系統的靈活模距和斗拱鋪作的多元發展,一路到日本園林茶室彎曲的自然樹干,或伊勢神社交替再生的木構築,都是一種有生命而有機的建構發展。因為地心引力和林木生長的競爭與向光性,大料實木大致上都是直線性的,也提供了中國大木作框架體系的理性與笛卡爾坐標的美學邏輯基礎。因此,再眾多垂直相交的木構造節點上,發展出來的不是桁架式的斜撐構建,而是相互疊扣生起出挑的斗拱。
明式家俱的美感除了來自簡練線條與對木材造型柔硬的把握,講究的同時也是小木構件精確而可拆卸的卯榫節點。相對於宋式大木構的直線剛性,明式家俱配合身體動作和視覺變化而調整的輕微曲線,既反映了木材本質直線而又曲折的雙面性,也對家俱的身體功能和材料交接作了恰如其分的反應。
雖然中國也有趙州橋或陵墓地宮的石券和須彌座台基的石刻傳統,在工藝成熟度上明顯的不如羅馬拱廊和水渠,發展出來的石材構建文化和它表達的紀念性,中國人對石材的藝術表現,最高的成就應該是在早期發展出來的玉器文化了。明清供文人貴族案頭把玩的的玉器如翠玉白菜,在精致的工藝裡,表現玉石晶瑩剔透的材質美感;漢朝人流行貼身系帶的玉佩,喜愛的除了是它線條簡潔,虛實正負對比的造型設計,喜愛的更是玉器拙撲溫潤,千萬年在自然山水裡的沉澱醞釀,以及和人體肌膚朝夕撫摸之後,歷久彌新的材料本質。
家居家俱和漢人的玉佩一樣,是和人體朝夕相處互動的物件。中國人不用石材作家居家俱,最多是取鑲嵌大理石面的紋理山水,固然是對木材的文化偏好,也是因為石材缺乏靈活的構建交接。在不自然石材的家居文化裡,杜邦化工不自然的材料交接能力,是否提供了不自然的石材和自然人體互動的契機?
之三:洞天與家居
道家說的別有洞天,就是山中地底的仙界,相信有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相互連通的洞穴分布在中國的山水地理中,很多五岳真形圖裡描繪的山形,是和洞天不可分割的形式整體。歷代畫家一再描繪的米芾拜石圖,說明了文人對山石文化的癡迷,和文人山水意識的相互強化。文人戀石不但取其山形的奇, 更講究洞石的空間穿透與層次,而明代園林裡,造園師們對洞石的著迷,除了是微觀宇宙的美感,也是道家對洞天的想像。洞天裡的光影景深和對深遠的想像,除了它的文化傳統意涵,也是建築設計裡關鍵的空間經驗, 或者說是現象學式的知覺體會。
不自然的家居是一個不自然組構的洞天,以不自然的家俱實體構建疊加,形塑成不自然洞天的挖鑿空間,展現光影深遠的虛體空間。由類型學開展出來的家俱形態:桌-椅-丌-凳-榻-台-屛,都是不自然石材與的家居文化以及人體肌膚的互動, 而它們組合成的兩米立方的空間,也正容納了高密度城市極小尺度的,吃喝睡臥的基本家居生活空間: 一個不自然的城市洞天。
冼剑雄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总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耀中广场;时代玫瑰园力迅上筑;依云小镇;东莞万科运河东一号花园;保利香雪山;珠海国税大楼;广晟国际大厦等。
作品:石@和 • 屏
石尽其裁:通过对一块整石的恰当分割裁剪,使得每一块石都能得到充分利用。达到节材、环保、“石尽其才裁”的目的。
阴 • 阳:阴阳和谐、亦阴亦阳,互为彼此,提炼中国传统之精华。
木榫构造:竹、木、石制器物或 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借用古人智慧,演绎当代构造。
倪阳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全国注册一级建筑师及高级工程师。 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副总设计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五室主任。
作品:石间
在一块石板上刻画一条直线,在线的一侧做成起伏不定的自然曲面,曲面向另外三边自由蔓延。在直线两侧,曲面与平面产生了一种张力,由强转弱并逐渐消失,最终归为一个平面,一切都似乎在“自然”与“不自然”之间转换。
用途:茶托盘
曾光
1948年生于广州。现为广州开明画院秘书长、广东开明画院秘书长,上海书画研究院特聘画师,广州市美协会员。多次应邀在广东、上海、宁夏、贵州、邯郸、韩国等地举办画展。
1996年,作品获韩国“和平祈愿”奖 2009年,受聘担任美国三藩市杰出华人艺术顾问 2011年,应邀赴澳大利亚文化交流,并在塔斯马尼亚州作“中国绘画之我见”学术报告2011年,任广东省建设厅“最具岭南特色建筑”评委 2012年,应丹麦驻广州领事馆邀请作画;任广东省建设厅“广东名镇名村”评委
作品:云和地
既然神创造了自然,神的儿子便创造不自然。创造力是神赋予人的少数特权之一,当然还有“发明”力。假如我们将“发明”归之于科学,“创造”归之于艺术,那么,艺术——便有理由成为与神对话的天梯。
盘古开天地,轻者为天,浊者为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作品取其意,天地为二极,加上作者与观者_人,便有了三象。人于天地中,仰天伏地,拳拳敬畏,生生不息。
蛋为柔,柔为轻,变化无穷;地为刚,刚为重,承载万物。刚柔并济,事物便达到和谐。
老庄所谓的“一”,其实,就是“和”。和即和谐、统一,这是艺术最基本的性格。缪拉认为,一切矛盾得到调和的世界,是最高的美,一切艺术作品,是世界调和的反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是最高的精神境界,亦是最高的艺术精神境界。
蔡雯瑛 + Chris lai
蔡雯瑛 设计总监
CHRIS LAI DOFFICE设计总监蔡雯瑛
毕业于荷兰鹿特丹贝拉格建筑研究学院,后加盟以创新前卫见称的荷兰大都会建筑设计事务所鹿特丹总部(OMA Rotterdam)及北京分部 (OMA Beijing),在职期间参与设计了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项目,中国国家博物馆扩建项目等工程项目。2006年与多位年轻设计师在鹿特丹共同创立了DOFFICE设计事务所。
CHRIS LA
I为早期荷兰华裔移民之后裔,因而拥有中荷双重文化背景。他以一级荣誉之成绩获得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硕士学位,随后加盟以创新前卫见称的荷兰MVRDV建筑设计事务所。2006年与拥有共同创新理想的多位年轻设计师在鹿特丹创立了DOFFICE设计事务所。其于荷兰生活30多年后,决定迁移至中国深圳,展开设计生涯的新一页。
因为有了多重文化的背景及历练,造就了一种致力寻求另类解决设计问题的思维和工作态度,尝试令作品突破传统与框条,展现新的可能性。
他们的设计作品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工业区重建计划之Amsterdam Buiksloterham住宅区规划,及多个创意园总部基地项目设计 ,塘朗地铁站城市综合体,另类保障房研究,深圳福田及南山区中心区等地的商业改造项目等。
作品:超自然
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不自然?是否可以清晰地做出界定?
它们是双生的关系,是对立的,但却也是相融的,是这两者之间诡变的辩证关系让我们着迷,这便成了我们设计的出发点。
我们不希望制作一个静止的展品。
我们希望这是一个变化的、互动的物件,它演绎了多种对立的关系:轻盈的磐石、可穿透的实体、柔与刚、静与动、构造(tectonic)与“解材”(de-materialized)。
它扭曲了观众的感识,但也展现出自然与不自然之间动态的、多重的关系: 这是一个将“自然”与“不自然”相互包容的“超自然”物件。
冯国安
曾受邀客座任教与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四川美院和广州美院,2008-2011年任教于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 从2010年起为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兼任助理教授。香港设计师协会和香港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2007年上海国际青年建筑师作品展建成类二等奖,2010年南澳北回归线标志塔设计竞赛优秀作品奖,2011年一百万保障房设计竞赛入围奖和2012年香港环球设计大赛空间类优秀作品奖。曾策划过2007年上海首届40 under 40 华人建筑师展览,2007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年展重庆分展场. 2011年中国建筑十年展广州站香港区展览和深圳香港双城双年展大运与深圳专题展U站工作坊和2012年马达图图香港中文大学建筑学院站展览等。
作品:四叶池
每当失意的时候,总会停下来去观察身边的自然界,看着他们和谐的相处,没有无谓的争斗,也许自然界没有所谓的文明,但活的自在和谐不就是一种哲学吗?
四叶池在描述一种很平静的心灵状态。常说现在生活很浮躁,只是因为我们难以安静下来只专注一个事情,或一个生活的片段,只有停下来,我们心灵才可以接受更多。
赏花或观鱼是一种自我修养或生活态度,通过它们去创造自己的小世界,有人喜欢小花小巧,有人喜欢大叶大气。作品设计是八片大小不一的大理石叶片,外形象两组四叶草,每块叶片承载不同尺度的水池,它们可以是鱼池也可以是花塘, 随着主人的心情来替换。在材料处理上,把大理石切成叶片块, 过后叠加成高度约800毫米的水池,结合了水的不定性和石头的重量感而成。
这一花一草一水一景, 传递一种安宁无争的心情。
冯果川
深圳筑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著名学者,城市规划专家。深圳泰然工业区雪松大厦,南方科技大学,广州方圆地产•鹤山幼儿园 武汉当代国际花园别墅区.重庆天湖公园 2000年 深圳水源大厦,深圳鹏基时代创业园。
作品:一滩石
现代人平日生活在不自然的环境里,一切都看上去是目的明确、尽在掌握,缺少自然中那种散漫无序自由自在的气息。我喜欢布满卵石的河滩,可以坐在石滩上发呆。所以假想从河滩中切出一方置于家中,让人在这一小块虚拟的自然中享受闲散自在。这一方人造石滩并无特定功能,可坐、可卧、可打滚。
制作:将加工石材时剩下的碎石,用滚筒打磨成卵石,堆砌粘接成2米见方的石台,四边切平磨光,内置水垫,面铺卵石。
思辨:这是一个居于自然/不自然之间晦暗不明处的设计。挑逗着一系列的辩证关系:规整的整体外型与形状各异的卵石;切割抛光的卵石断面与浑圆粗糙的卵石表面;硬边和石头材质带来的坚硬、稳定的视觉感受和坐上去后柔软、晃动的身体感受;用“不自然”的技术加工“自然”材料以获得一种貌似“自然”又有些“不自然”的物品;在“不自然”的室内空间中使用“一方滩”以获得 “自然”的野趣等等。
Thomas Tsang
1974年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婆罗洲岛出生。他曾就读于洛杉矶的南加州建筑学院并于2000年在纽约库珀联盟取得艺术科学的学士学位。他2006-2007在梦寐以求的罗马举行的马里昂澳和马克西米利E.霍夫曼罗马的获得美国科学院建筑奖奖学金,他的项目研究题目“罗马城市性质的对立”。他在库珀联盟讲授建筑都市化先进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担任建筑系助理教授兼任,论文国际研讨会和2012年在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由建筑师王澍教授和元智大学创意艺术工作坊阮庆岳邀请作为访问学者。目前,他在香港大学建筑系任职助理教授,侧重于视觉文化和建筑设计理论。他成立dehow项目,推动艺术设计研究实践,目前正在开发项目在亚洲和欧洲的空间实践。
作品:域
1933年Ott C. Hilgenberg 的出版提到远古的地球面积相当现在是小一些,没有海洋盆地,所有地面紧贴在一起。我这次创作是受到里查德•巴克明斯行•福勒的地球展开的地图,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朗关于雕塑和空气运动的图纸,德国艺术家汉斯•哈克结合白布和电子风扇去表现自然空气流动的作品等所影响,这些作品的本质是重组我们不受控制和有延展性的地球,这里是可以被我们理解为水平的世界。
我的作品是摆放80个如小岛的国家,当中历史上强大的国家和他们殖民过的地方靠近在一起,从自然地理和不自然的领土关系可以看到地球过去到现在21世纪的变化。
当大家很开心的看这些放在地面的小岛,看着无数未知的小世界,你会发现自己的无知和纯真。
冯峰 + 卢麃麃
冯峰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系主任。
卢麃麃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教授。艺术作品曾在美国、英国、法国、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展出,并在巴黎、北京、广州、深圳、香港等地举办个人艺术展览。2010年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标识性建筑宣政殿、紫宸殿——“时间的宫殿”的设计者(与澳大利亚IAPA合作)。
作品:每个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三张桌子,两个凳子。雕塑与家具的结合。Sculpture+Farniture《每一个物体都是有生命的》
大脑是否可以发光?(灯)?耳朵是否可以播放音乐?心脏是否可以跳动?
未经版权所有人明确的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或媒体翻印或转载本网站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of this website is subject to its terms use.
京ICP备10023688号-2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0367号